天南地北西寧人·雲端故事會

我眼中的西寧古城變遷

講述人:馬鈁

2020年09月16日15:43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馬鈁:生於1940年,改革開放后,曾擔任西寧市城東區友誼彈花廠廠長,西寧市政協委員,現為城東區政協文史史料專員。

西寧古城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揮軍直指湟水流域,在湟水中游修建西平亭,正式將西寧納入西漢版圖。公元1104年改為西寧州,治所西寧,取“西陲安寧”之意。自此,“西寧”一詞始見於青海史籍,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西寧古城不但是一個軍事戰略重鎮,也是一個茶馬古道南絲綢之路的要沖。俗稱“海藏咽喉”。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留有絕句: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固執地認為,西寧似乎就是那片“孤城”,通過西寧可以西達西藏,南至四川,北通新疆,東及河西走廊,可見青海西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青海自然資源豐厚,橫跨漢藏文化的地理位置交接處。赤嶺(今日月山)就是明顯的分界線,西部的游牧民族經常掠奪邊疆人民的財產,但也有互補的自然作用。湟源和西寧在古代形成了茶馬互市,文化和貨易的友好往來,拉近了與中原政權的聯系,也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共同發展。唐代文成公主,與吐蕃鬆贊干布的美好姻緣,構成了西部社會的安寧與穩定,形成了祖國大統一的和平江山,把西北的少數民族入到祖國的懷抱。

由於西部的社會穩定,到了明清時代,西寧的發展以及社會和平進步,已成為西北的經貿重鎮。清末民初,西北的山陝商人和五花八門的手工藝源源不斷的涌入到西寧及湟源、湟中、大通等地。青海主要的特產畜產品、礦產、藥材,流入內地,或出口國外。青海各族人民所需要的生活必須品,也運到西寧和廣大牧區。到了解放初期,西寧人口增加到五萬人,在那個年代人口的增長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縱觀西寧歷史,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修建了西寧衛城,明朝嘉靖年間,修建了東關廂城,按城池計算,西寧總面積約6平方公裡,一直到解放時,城區建設沒有變化,幾百年間全城除了低矮的土平房,就是塵土飛揚的沙石路。加之氣候惡劣,自然條件惡劣,西寧的百姓始終生活在落后的城市環境中。當時有一段童謠“西寧的山上不長草,西寧的房上能賽跑,西寧的姑娘不洗澡,西寧的風沙能埋腳。”道盡了西寧的自然環境之差。

1949年以后,西寧人口急遽增加,特別是來自河南、山東、四川等地的建設者和開拓者使西寧的人口飛漲。西寧這座古老的城市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口的壓力,交通設施落后,生活必須品虧缺,從蘭州到西寧唯一的交通渠道隻有西蘭公路,交通運輸業發展滯后。好多物資難以及時的運往西北重要的城市蘭州。

解放初期政府壓力不少,也影響了城市的發展和百姓的正常生話。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直到1959年,西寧的經濟建設突飛猛進,蘭青鐵路開通,火車首次駛入青藏高原﹔泥濘不堪的街道拓寬了,街道也變樣了,公共汽車也有了,像樣的商店百貨公司也出現了,各種劇院、電影院有好幾家了,街道雖然比不上大都市那麼寬廣,但也開始繁華了。人們的精神面貌也變了,舊社會的大棉祆,大襠褲子也少了。慢慢的有人穿起了皮鞋,騎上了自行車,留風頭的也不少。揚州的理發師遠赴西寧,把江南的儀容裝扮帶上青藏高原,讓西部遠陲青年的著裝打扮直追內地大都市,在西寧街頭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改變和影響了西寧街頭的風採。交際舞和新歌曲也成為西寧街頭巷尾的時代風尚。

在改革開放后的前十年,國家逐漸擺脫貧困,走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行道。從整體來說,我國的國防力量、航天工業有著飛速的發展,青海成為兩彈一星的重要基地。時代在變,高原人艱苦奮斗的精神沒有變。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超越了任何一個時代。特別是我們這座古老的西寧城發展突飛猛進,讓人難以置信。舊時的西寧,從僅有的老照片上看,城池內一片土色平頂平房,鮮見高樓大廈。從內地大都市來的人,都說西寧就是個大村庄,與城市相距很遠。但近年來,西寧城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高架路橫空出世,機動車輛川流不息,商業網點層出不窮,形成了青藏高原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山川秀麗,燈火輝煌,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的發展和高鐵的暢通,以及航空事業的高速發展,把西寧與內地緊密聯系成為一個整體,發展帶給我們這座古老的城市翻天復地的變化。

多年的南北上綠化和城市綠化,改變了氣候和自然環境,使西寧先后獲得“全國園林城市”“全國環保綠化模范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旅游示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人民的生活水己超越以往。隨著“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等戰略的提出,更使加強了西寧與國際的聯系。

看著我們國家和我的家鄉西寧如此之變化,我不禁想賦詩一首,以表心懷:

西平古城茶馬道

駝背搭起歐亞橋

馬蹄嘶越赤嶺山

天路通途國更強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