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古老非遺煥發時代光彩

辛元戎

2020年09月08日09:43  來源:青海日報
 

熱貢藝術。

藏繡。

玉樹黑陶。

河湟剪紙。

湟中農民畫。

青海省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產品展區。

  青海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各民族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此次青海生態(產業)博覽會暨藏毯展上,刺繡、和日石刻、手工銀銅器競相登台,熱貢藝術(唐卡、泥塑)、鎏金技藝、河湟剪紙、湟中農民畫等非遺產品同台亮相。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裡,掐絲工藝、藏繡、文創產品、民族工藝品等多個品種更是“爭奇斗艷”,為來自各國和國內各省、區、市的朋友們奉上了一道豐盛的青海“非遺大餐”。

  青海日報記者 李娜 魏雅琪 攝

  青海,這片遼遠的高大陸,不僅聳立著白雪皚皚的巍巍昆侖,唱響著長江、黃河、瀾滄江的亙古濤聲,同樣也是一片文化的沃土。從遠古而來的悠遠歷史,漢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六個世居民族,使瑰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原的誕生和延續成為一種必然。

  走進青海生態(產業)博覽會暨藏毯展的現場,青海非遺展廳無疑是最亮麗的展廳之一。從熱貢唐卡到土族盤繡,從藏族黑陶到柏郎祥碧藏香,從河湟剪紙到陳家灘傳統木雕,琳琅滿目,讓觀者目不暇接。

  異彩紛呈的背后,是千百年來民間的薪火傳承,是進入新時代,政府、學者、企業家和傳承人的同心協力。青海省大力保護和傳承古老非遺,使古老的非遺煥發出了耀眼的時代光彩。

  擦亮“青繡”品牌

  皮繡、土族盤繡、貴南藏繡、蒙古族刺繡……在生態博覽會非遺展館,各個種類的“青繡”作品隨處可見。51歲的蒙古族繡娘蘇義其美格為參觀者耐心地講解著繡法,在沒有顧客詢問的時候,她就飛針走線,專注地制作著繡品。

  在青海民間,六個世居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刺繡技藝的流傳,有土族盤繡、河湟刺繡等17種刺繡類別。在河湟地區,更是幾乎村村有繡娘。居家用品、服裝裝飾等用品上,都可以看到刺繡的蹤影。正是看到了青海刺繡的豐富品類繁多和深厚的民間基礎,近年來我省整合民間刺繡非遺資源,努力打造“青繡”品牌,使之成為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渠道。

  青海省把“青繡”主動融入國家文化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全省刺繡類非遺四級名錄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全省“青繡”資源專項調查,實地走訪,調查各地“青繡”種類分布、人員結構、代表性人物、工坊、傳習所、傳承基地、合作社、協會、企業設置,摸清了“青繡”的家底。

  我省文旅部門健全完善各級刺繡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管理制度,認定30名省級刺繡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成立了近600名會員的青海省刺繡行業協會。依托政府、高校、企業、社會團體等對“青繡”傳承人群進行培訓,一年來累計培訓“青繡”傳承人群達1.2萬人次,增強了“青繡”的傳承后勁。

  目前,全省共有刺繡類非遺項目12項,有刺繡類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1名,有刺繡經營單位492家,全省刺繡經營場所中長期從事“青繡”的刺繡人員約3.4萬人,其中繡郎102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978人,殘疾人505人﹔全省季節性刺繡從業人員近30萬人,一支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龍頭的刺繡人才隊伍基本建立。

  “青繡”品牌的打造,使得“青繡”保護傳承理念明顯增強,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刺繡類非遺保護名錄體系進一步完備,傳承人結構更加合理,產品更加豐富,品牌效益進一步凸顯,人民群眾對“青繡”的文化認同感、參與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助力脫貧攻堅

  非遺是文化軟實力,但同樣也可以創造“硬經濟”,為脫貧攻堅加把勁。

  參加生態博覽會的白瑪群加是省級非遺藏黑陶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告訴記者:“在我的公司員工裡,有13人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有6名孤兒、18名殘疾人。他們每人每天可以生產三四十把黑陶酥油壺,每月收入可以達到6000元到1萬元。”

  我省文旅部門充分依托傳統工藝帶動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和穩定增收的獨特優勢,發揮非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幫助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學習傳統工藝,激發內生動力,有效促進就業,持續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貧。

  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尖扎縣、澤庫縣三個貧困市縣,有貧困村26個,建檔立卡貧困戶8415戶,重點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和熱貢文化的豐富內涵,依托熱貢藝術唐卡、堆繡、雕塑、和日石刻技藝等,培育壯大唐卡、堆繡、藏戲、蒙藏醫藥等特色產業,形成了非遺傳承保護與非遺扶貧,促進經濟發展互動雙贏的新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至2019年,熱貢文化從業人員從1.31萬人增加到4.16萬人,文化產業銷售收入從2.4億元增長到7.8億元,均保持20%的增長率,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非遺企業達到5家。

  黃南只是全省的一個縮影。我省有關部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傳統工藝為重點,依托各類非遺項目資源,強化規劃引領,加大資金扶持,聚焦重大戰略協同發力,逐步建立了穩定、長效的非遺扶貧建設和運行機制,行業扶貧優勢不斷顯現,就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貧困群眾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

  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是我省非遺助力扶貧的又一項重要舉措。工坊以“公司+基地+農(牧)戶”“公司+繡戶”等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開展培訓、簽訂協議書、認領訂單培訓等,幫助貧困群眾學習傳統技藝,創新研發產品,培育拓展市場,拓寬了增收渠道,充分發揮了非遺“扶貧”“扶志”作用。

  目前,全省設立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試點2個,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16個,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870戶,2880人居家就業,人均月收入達2056元,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群眾通過掌握非遺技藝增收致富。

  傳承非遺技藝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承載者和傳遞者,怎樣通過提高傳承人的創造力、挖掘非遺傳承實踐人群,激活非遺的內在生命力,是現代社會保護和傳承非遺無法繞開的一個課題。

  青海省文旅部門通過逐步提高保護傳承能力、提高保障條件,來回答這一課題。

  青海省文旅部門開展非遺普查工作,完成了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初步梳理,基本摸清了非遺“家底”。目前,我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6項,國家級非遺73項,省級非遺253項,市州級非遺484項,縣區級非遺1595項。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88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47人,市州級傳承人586人,縣區級傳承人2366人。一個以國家級項目為龍頭,省級項目為骨干,州縣級項目為基礎的四級名錄體系基本建立,並形成了一支數量較為充足、布局較為合理、老中青結合的傳承人隊伍。

  全省非遺保護的經費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國家級傳承人每年有2萬元傳習補助資金。省級傳承人補助標准也從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至8000元。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加強與本級財政溝通,設立傳承人專項傳習補助資金和項目保護資金。西寧市爭取資金為市級傳承人發放4000元補助資金,海北藏族自治州利用援建資金,發展文化事業,為州級傳承人補助3000元左右傳習補助。

  依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聯合省內外高等院校,開展非遺傳承人群培訓工作,累計培訓40期,培訓學員5000余人次,幫助傳承人群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通過培訓進一步增強了非遺傳承人群的文化素養,提高了傳承人群的傳承和實踐能力。參加各類研修班的學員大多已成為各地依托傳統手工藝增收致富的帶頭人。今年以來,18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共計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33期,培訓1715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為456人次。

  品牌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青海非遺與時代的脈搏共同跳動,為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