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出沒的故事

張多鈞 姚 斌

2020年08月26日09:34  來源:青海日報
 

  在三江源採訪,不管走到哪裡,採訪什麼人,他們的話語中都傳遞出一種信號:野生動物的種群和數量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棕熊和狼數量的增加,讓三江源地區牧民深受困擾,因為它們威脅到了牧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5月17日,到長江源園區國家公園曲麻萊管理處資源環境執法局森林公安局採訪。因為前一天到達曲麻萊縣已過晚上12時,和國家公園工作人員銜接后,才確定要採訪森林公安。因此通知森林公安已經是第二天早上,加之當天是周日,森林公安局的辦公樓內空蕩蕩的,我們硬是將局長秋鬆多杰從被窩裡叫到單位,為我們講述了棕熊和狼的故事。

  秋鬆多杰是土生土長的曲麻萊縣人,1998年當兵,2000年復員后就到森林公安局工作。那時候,曲麻萊縣森林公安局才成立7年,主要工作是保護野生動物,打擊盜獵分子。

  “20世紀90年代初,曲麻萊縣的馬麝、猞猁、藏羚羊等珍貴野生動物瀕臨滅絕。尤其是馬麝,用鋼絲下扣子很容易抓,那時候的一隻馬麝,市場價賣到了2萬多元,黑市上賣到了4萬多元。”秋鬆多杰說,那個時候起,打擊盜獵分子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

  為獲取熊膽和熊掌,棕熊也曾一度成為盜獵的重點目標。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后,秋鬆多杰在一次執法檢查中,查到葉格鄉紅旗村一牧民出售棕熊尸體。棕熊並不是牧民打獵得到的,而是牧場中一隻棕熊腳卡在石縫中死了之后撿到的尸體。當時,森林公安局將此案移交到玉樹藏族自治州生態法庭,生態法庭對牧民罰款6000元,判刑1年。

  這些年,幾乎沒有盜獵,加上保護力度空前加大,野生動物數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棕熊,秋鬆多杰曾見過棕熊一家集體出動的場面,甚是壯觀。

  2015年的一個晚上,秋鬆多杰已經睡下了,凌晨2時多,手機響了。

  “我們家進熊了,你們趕緊過來。”

  “棕熊有幾隻。”

  “7隻。”

  “不可能這麼多,而且是大晚上,你數得也不會這麼詳細吧?”

  報警人是葉格鄉龍麻村的牧民,晚上11時,一家人在隔壁吃飯,突然窗戶響了,發現是棕熊正在爬窗戶,一家人小心翼翼地跑出來,有的躲到車裡,有的躲到房頂上,男主人則開著車往山外走,尋找有信號的地方報警。

  秋鬆多杰接警后,帶著槍和三名同事來到牧民家,將車大燈照在牧民的房子上,按了幾聲喇叭,也沒見有啥動靜。剛要下車,屋門開了,一群棕熊出來了,帶頭的棕熊像人一樣站直,發出“吼吼吼”的低沉叫聲。講述時,秋鬆多杰還學棕熊的樣子,從沙發上站起來,豎起雙手,學著棕熊的叫聲。

  當時,大小不一的7隻棕熊奔向秋鬆多杰的車,秋鬆多杰趕緊倒車,可是棕熊追著不放,追上警車后,領頭的棕熊對著引擎蓋一巴掌拍了下去,指甲從引擎蓋往下劃拉,劃了將近10厘米的幾道痕跡。秋鬆多杰沒辦法,最終鳴槍驅趕,才將熊群驅散。

  多年來與野生動物打交道,秋鬆多杰深知野生動物的習性,尤其是棕熊。他說,所有的野生動物都怕人,獅子、老虎、狼,棕熊也不例外,如果野生動物碰上人,距離放在50米,野生動物絕對會跑掉,這對於野生動物來說是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

  對於棕熊鑽房子,鑽一次習慣之后,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在它看來鑽房子獲取油膩的甜食遠比自己動手從山野獲取更容易。草原上棕熊的主要食物是旱獺和蕨麻,抓旱獺需要挖洞,吃蕨麻需要刨地。而對當地牧民而言,進城購物不易,他們在冬窩子中有儲藏食物的習慣,風干肉、清油、酥油、白糖,尤其是白糖,牧民每次購買都是買50公斤左右。

  秋鬆多杰總結了這些年出現的棕熊傷人事件,絕大多數是牧民搬遷到夏季草場之后。搬遷時,牧民一般不會帶太多口糧,而是隔一段時間到冬窩子取,而牧民返回冬窩子時,棕熊已經將牧民的冬窩子當成了自己的家。牧民打開門,自己嚇一跳,熊也嚇一跳,狹路相逢,棕熊自然而然就會一巴掌拍下去——當然也是虛張聲勢。

  在人看來,棕熊是最“壞”的動物,不僅要吃的喝的,還要搞破壞,但凡房子裡有能照見自己的玻璃,定會將家裡砸個稀巴爛。而且棕熊要是從門進去,必須要從窗戶出去,房子裡有任何響動,也會砸東西。因此,在給牧民宣傳防熊技巧時,秋鬆多杰總會讓牧民將冬窩子的門窗都打開,鍋碗瓢盆全收掉,玻璃鏡子也全部放倒。

  秋鬆多杰說,對於棕熊的破壞,牧民有意見,今年有的地方發生棕熊傷人事件后,弄得人心惶惶。如果牧民傷害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可以拿法律法規說事,但如果棕熊傷害了牧民,是一點辦法沒有——至少沒有處置棕熊的法律依據。

  森林公安沒辦法,牧民雖然有的是辦法,但也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絕不輕易捕捉棕熊。

  秋鬆多杰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前幾年,棕熊老是到一戶牧民家中騷擾,牧民報警森林公安趕到后,棕熊又跑了,如此反復好多次。有一次,棕熊來到牧民家中尋找食物,頭伸進酥油桶被套住,森林公安接警后,進行了救助。因為曲麻萊縣不具備野生動物救助的條件,於是將棕熊送到了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由格爾木市森林公安交到了格爾木市動物園進行救助飼養。

  據了解,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內的那幾隻棕熊當中,就有曲麻萊縣牧民抓住的,當時棕熊闖進牧民家中,沒成想遇上牧民之后沒跑掉,反而落到了牧民手中,牧民將棕熊交給森林公安,森林公安交到野生動物園。

  對於牧民反映的棕熊鑽房子傷人的問題,秋鬆多杰認為防熊欄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早些年林業上實施過防熊欄的項目。

  防熊欄有兩種,分為觸電和非觸電,觸電是利用太陽能供電。用鐵絲焊成一個網圍欄,四五十厘米埋進地裡,地上露出兩米多,類似於動物園的鐵欄一樣。用鐵欄將牧民的家圍住,棕熊來一兩次,爬不上去,就不會再來了,這是目前秋鬆多杰能想到防止棕熊騷擾的最好辦法。

  然而,在我們來看,如今牧區的棕熊也變聰明了。在曲麻河鄉措池村採訪時,曾目睹野生棕熊的真容,也看了被棕熊破壞的房屋。

  有一戶牧民家中,早些年安裝了防熊欄,但是棕熊從防熊欄下刨了一個洞,鑽到了牧民的院子裡,牆上有棕熊留下的腳印,窗戶玻璃也被打碎,房子裡被棕熊破壞得不成樣子,臨走時,棕熊還在房子裡為主人留下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坨糞便。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