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並帶頭按負增長安排中央本級支出,其中對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為我們真正過緊日子定了基調、立了標杆、作了示范。全省各級財政部門、預算單位必須進一步聚焦“緊”這個關鍵,以齊心協力過緊日子保障全省各族群眾過好日子。
一、各地區各部門要准確把握“緊”的內涵
從歷史維度把握。當前的“緊”是相較於此前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的財政經濟形勢而言的,但與更早遠的革命戰爭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及世紀之交相比,我們的日子並不算“緊”,甚至還“鬆”些。回顧黨史國史,就是一部貫穿了過緊日子的創業史、發展史。隻要我們繼承和弘揚好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優良傳統,就能妥善應對“緊”的形勢,真正過好緊日子。
從結構維度把握。“緊”反映的是供與需、量與質的關系。當前,我省總財力已超過2000億元,人均水平居全國前列,總量是夠的、供給是足的,“緊”的成因在於需求不夠合理、質量有待提升,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大量資金“趴”著的同時仍不切實際地提出各種資金需求,以及不同程度地存在支出進度緩慢、管理鬆散懈怠、使用低效無效等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自我革命、向內挖潛解決,從而化存量為增量、向結構要空間。
從觀念維度把握。“緊”的目的在於節用裕民、惠企利民,體現的是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馬克思主義權力觀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是一本經濟賬,更是一筆政治賬﹔不僅是應對財政收支矛盾的權宜之計,更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而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隻要我們多算人民群眾利益的“大賬”、黨和政府事業的“長遠賬”,就不覺其“緊”,而會視為一項職責、一種常態。
二、各級財政部門要全面完善“緊”的措施
從源頭“緊”起。要牢牢抓住財政政策制定、資金安排這個“牛鼻子”。建制度立標准。根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分類施策,完善能增能減、有保有壓的目錄清單和分配機制,並加快推進項目支出標准建設,強化標准約束,確保資金安排有制度和標准可依。統籌財政項目庫建設和事前績效評估。把績效目標作為入庫的前置條件,把事前績效評估結果作為新出台重大政策對應項目入庫的必備條件,細化完善審核標准、程序、機制,做實審核工作,以規范控投入、促節約、提績效。落實零基預算理念和工作量預算法。在以零為基點來謀劃、部署和推進預算編制工作的同時,將以往年度預算執行、結余結轉等情況作為分析和衡量預算單位工作量的參照,據此把握好資金安排的規模、節奏等,避免“錢給多了”“錢給早了”。
從執行“緊”起。必須真正落實“緊”預算,才能實現預算真正“緊”。一方面要嚴控調整調劑。對申請調整調劑的,該否定的否定,該通報的通報,必須調整調劑的對照從源頭“緊”起的要求嚴格審核把關,避免偷梁換柱,並建立健全調整調劑與當年績效評價、來年預算編制挂鉤機制,促進“緊”預算與預算“緊”良性互動。另一方面要強化監測調度。對年初預算已細化到位的,協商督促預算單位盡快執行並形成實際支出,無法執行的按程序收回﹔對有壓減幅度規定、序時相對均衡的“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強化監測分析,及時提醒、通報、約談不符合壓減要求的預算單位,必要時採取調度或限制措施,將預算執行從頭“緊”到尾。
從監督“緊”起。監督是落實的保障。一方面要強化聯動協同。運用信息聯網、聯席會議、情況通報、文件抄報等方式,加強與人大、紀檢監察、審計等的溝通協調,推動信息共享、工作協同、結果互認,提升財政監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要強化懲戒功能。健全並落實好監督發現問題整改跟蹤督辦、與預算編制相挂鉤等機制,加大違規行為處罰力度,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及時移交紀檢監察部門進行黨紀政紀處理或移送司法機關進行司法處理,形成震懾效應。
三、各級預算單位要嚴格履行“緊”的責任
把緊日子過實。根據財力可能和工作需要,科學合理地測算提出資金需求、項目優先次序,不甩出硬缺口。要實事求是地預測和編報各項上級轉移支付資金、非稅收入、非財政撥款收入等,不搞虛報、瞞報、漏報,主動清理繳回存量資金、長期閑置未發揮效益的政府投資基金財政出資部分,配合財政部門加大各類資金統籌力度。要實打實地執行各類非急需、非剛性、非重點支出壓減幅度和要求,按規定使用好各項惠企利民資金,不搞擠佔挪用﹔嚴格遵守預算調整調劑規定和程序,把真正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
把緊日子過細。“難事始於易,大事成於細。”要堅持精准細致干事業。細化項目前期謀劃、論証、評審等工作,規范入庫項目管理﹔細化資金具體分配、使用、管理的內部制度機制,預防跑冒滴漏﹔細化工作流程規程,積極適應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加快工作節奏,以工作效能的提高促資金效益的提升。要堅持精打細算過日子。始終繃緊“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這根弦,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力爭花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
把緊日子過新。以新發展理念驅動新作為。要創新工作思路。破除隻有增加預算安排才能加強保障、推動發展的思維定式,扎實推進職能轉變、簡政放權,更加注重通過優化流程、簡化程序、調整政策、完善服務、維護公平、提升效率等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創新投入方式。按照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的原則,依法合規探索公建民營、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提高投入的科學性、精准度、實效力,實現黨和政府過緊日子游刃有余和人民群眾過好日子有滋有味的雙贏。
(作者為青海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