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過往 憧憬未來

劉法營

2020年08月24日09:37  來源:青海日報
 

馬進全在整理展覽館展品。本報記者 劉法營 攝

  進入那道大門的瞬間,眼前的情景讓人頓生恍若隔世之惑。貼著紅色“豐”字斗方的麥垛,曾經在田野上“突突”著奔跑的“東方紅”牌拖拉機,足夠一家人從中舀水以供吃用的巨型大缸,一排排曾經吸引著眾多目光的老式吉普或款型不一的老式轎車…… 一個雨后天晴的上午,記者在走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裡溝鎮西庄村的“希裡溝民俗文化展覽館”時,或因經歷過那個已然遙遠的年代,在震撼中更感親切和熟悉。

  壯實的身板,表情和舉止與當地庄戶人沒有啥差異的敦厚。站在跟前的這位46歲的西庄村村民馬進全,就是這家博物館的館長,同時兼著這裡的講解員。 跟著馬進全往裡走,院落很寬敞,足足佔地700多平方米,除去擺滿了各種老舊拖拉機、轎車、吉普、偏斗三輪摩托和各種牌子的自行車的露天院子,一側陳列服飾、農具及小件藏品的三層建筑,也有400多平方米的室內空間。即便如此,隨著馬進全依然源源不斷地往裡搬騰在他看來有味道、有念想的藏品,空間便顯得有些緊促。 馬進全有辦法。分類別、分年代、分品種進行歸置,在井井有條中各件藏品都有了合宜的地方。但又不是完全地隔離開來,如一根線在其中連結著,使各種藏品在歷經滄桑、穿越歷史中渾然一體,相互厮守。馬進全,這位庄稼人出身的普通農民,在把過往的日子攏在一起的物事上,動了些心思,花了些功夫。在給曾經散軼各處的藏品營構了合宜家園的同時,也給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拓開了一個歸屬的所在。

  這裡的藏品或許與其他大的博物館的收藏有些不同,也似乎不足以文物的價值進行估量,大多是當地或青海區域先民們的日常用品,匯聚成了在久遠歲月裡傳來的喟嘆。這似乎也正好契合這位庄稼漢出身“館主”的經歷與情感。 “收藏這些以前各家的老物件,是從我父親手裡接過來的。小的時候就看到父親喜好這些東西。他也不是想著掙錢,也就是喜歡收集這些先輩人用過的農具了、家什了、穿著了。后來傳到我手裡,擺沒個擺法,放沒個放法,有人勸著賣了,畢竟是父親傳下的,舍不得。尤其是慢慢日子好過了,不缺那幾個錢。后來自己也喜好上了這些東西,收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有些是便宜買來的,有些是鄉親們覺得沒用就白送給了。再后來家裡盛不下了,鎮上出面把這個以前農場閑置的院子提供出來,辦起了這家民俗文化展覽館。”馬進全在講解藏品的間隙,說起了藏品和展覽館的來路。他說從這些展品中,隨處都能感受到上輩人日子過得不易和艱辛,並從展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迄今的過程,捋出庄戶人的日子一步步的變遷脈絡,這也透出馬進全選擇在2019年10月1日作為展覽館開館的日子,也是頗有深意。

  分不同年代,一個房間一套不同的日用家什擺設,仿佛穿行在一條歲月的長廊。

  在起首的房間裡,曾經的煤油燈懸在房梁,土炕上陳舊的炕桌依然,印花布的門帘依然,外間的面櫃和支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鍋依然……眼前的景象觀照出延續相當時段的百姓和國家一起“站起來”的艱難歲月。逐漸,房間裡出現了茶幾、沙發,慢慢地又有了電視機、錄音機……旁邊的馬進全說:“這是慢慢開始往‘富起來’走了。”他對這個過程因為親歷過,所以記得牢實。

  馬進全十幾歲時,為了家裡的溫飽也曾跟著父親下地干過農活,其后又跟著別人從事過牛羊販運的生意,逐漸家裡的日子好過起來,並積攢了不算豐厚、但卻早已是衣食無憂的家底。家裡從他這一代人開始,全家人的生活不再單純依靠土地,“靠天吃飯”。走出土地的馬進全和許多庄稼人一樣,感到了換了個“活法兒”,活出了“滋味兒”。先讓自己的孩子上學讀書,因為自家所在的村庄,在烏蘭縣城的擴容改造中早已成為“城中村”,馬進全一家從之前居住的老屋中搬進了新家,兒子的生意也做得有模有樣,收入豐穩。自家的日子也因為有了各項保障,裡裡外外都讓馬進全感到高枕無憂。這時,他的日子與國家一樣一天天“強起來”。

  物質生活好過了,馬進全又想著讓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樣好起來。他開始把以前從沒間斷,但卻只是作為“副業”的民俗文化收藏,提到了“主業”的位置上。

  “起初為了從家裡拿些錢,花到民俗文化收藏上,和媳婦吵架吵雜嘍!她就認為我弄的那些舊家什不頂吃、不擋喝,錢白白花出去不是打水漂嗎?所以媳婦把錢攥得死緊。后來政府也支持我搞民俗收藏,幫著張羅,媳婦是個明事理的人,知道了我干的是連后代孩子都能從中受到教益的好事,嘴上不服軟,行動上卻是默默地支持我。就連曾經對我搜羅民俗文化藏品不以為然的兒子,也利用在外跑生意的便利,時不時給我捎回代表民俗文化的東西。”馬進全的言語中顯示出民俗文化的魅力,正在對身邊和越來越多的人產生吸引力和影響力。

  走進三層樓裡各個分門別類的小型展廳,馬進全的解說如數家珍。各民族的服飾同聚一廳,寓意民族團結進步的大主題﹔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的演進,述說著百姓的生產生活在變遷中留下的足跡,激發人們奔向全面小康的自信和勇毅……

  從三層的各個展廳走出時,才留意到門口的那副對聯:老物件老故事老情懷穿越歷史﹔新征程新發展新夢想走向復興。這其中也飽含著馬進全辦起這個展館的初衷和心跡。

  在走向小康生活的路上,馬進全帶著他的展館,其步履顯現出另一種意蘊,其中有孜孜以求,更有滿腔赤誠。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