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
奮力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

江源平

2020年08月22日09:23  來源:青海日報
 

1

時光的車輪飛速前進,總有一個時刻讓人永生難忘,激情滿懷。

四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青海視察指導工作,精准把脈青海發展大勢,提出“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親手描繪了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宏偉藍圖,給予青海各族兒女鼓舞與鞭策、信心與力量。

諄諄囑托言猶在耳,壯美藍圖催人奮進。四年光陰,青海大地發展變化讓人目不暇接。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淬煉思想、凝聚力量,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在改革開放中以變促進,在迎接挑戰中以穩應變,在化解風險中以進固穩,朝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次次歷史跨越、一次次華麗蛻變。青海以實際行動、實際成果,描繪出一幅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璀璨畫卷。

2

對於青海來說,要實現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必須咬緊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鬆、不動搖,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四年來,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做好“六穩”工作,統籌“五個示范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提檔升級綠色發展方式,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以2019年為例,青海全省生產總值2965.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完成60萬噸煤炭去產能任務。實施“雙百工程”和12項重大科技專項,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8%,循環工業增加值佔比達到60%,鉀資源綜合回收率提升到75%以上,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0.8%、8.9%和26.5%,高性能碳纖維項目落地,自主研發的IBC電池打破國外壟斷﹔

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2776萬千瓦,發電量佔比達86.5%,集中式光伏裝機居全國首位,外送清潔電量166億千瓦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用上了“青海綠電”﹔

出台數字經濟發展意見和規劃,利用富能、冷涼、潔淨等地理資源優勢,布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根鏡像服務器,建成青藏高原數據災備中心等大數據項目,高原能效測試實驗室落戶青海﹔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800萬人次,連續4年實現每年百萬量級增長,旅游人次突破5000萬大關,旅游總收入增長20.4%﹔

西寧—海東都市圈建設提速,湟中撤縣設區,西寧成為國家第一批城市體檢試點。簽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框架協議,繼續開行鐵海聯運專列,境外營銷網點、進口商品直銷平台分別達到19個和13個,引進外資總額增長6.8倍。

我們積極應對形勢變化,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精准施策,狠抓落實,把穩定經濟運行和激發內生動力、促進轉型升級結合起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3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三個最大”的省情定位,為青海闊步前行指明了新方向、拓展了新視野、帶來了新機遇。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天藍、水清、芳草碧連天的美景隨處可見,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在這裡覓食嬉戲,白唇鹿臥地棲息,昔日罕見的雪豹在雪線山坡上打斗玩耍,還有棕熊、猞猁等眾多珍稀物種在這片廣袤土地上安然自得,呈現了一個繽紛多彩的動物王國,它們的身影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最佳見証。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在全國摘得“頭籌”,青海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時至今日,組建了省州縣鄉村五級國家公園管理的“大部門制”實體,頒布試行了國家公園條例,成立了三江源生態法庭,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正式公布,明確了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1.7萬余名牧民群眾端起“生態飯碗”,成為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到目前,在全國率先開展自然保護地調查評估與整合優化工作中,已全面完成全省223處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調查評估,並將其中109處納入整合優化范圍,形成了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辦法、方案、預案及標准等一批成果。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步入收官階段,即將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

我們一步一個腳印,遵循自然法則、生態規律和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建設國家公園省,傳遞大美青海情,讓全世界共享“地球第三極”的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四年光陰,如白駒過隙,但青海兒女收獲滿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守護好三江之源、守護好中華水塔,有效保護我國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青海各族干部群眾為之付出、為之奮斗。

4

四年來,我們把扎扎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牢記在心,以責任書寫民生答卷。

絕對貧困人口如期清零:通過集中攻堅,履行退出程序,今年4月,民和等17個縣(區)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准,正式脫貧摘帽。至此,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1622個貧困村、53.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

在歷年民生實事承諾兌現的基礎上,2019年通過公開征集、“群眾點菜”確定的10類39項年度民生實事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擴建基礎教育學校336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5%﹔人均期望壽命從72.05歲提高到73.12歲﹔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5%,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截至2020年7月24日,全省35種大病貧困患者23073人,已救治23071人,救治率達99.99%。全省貧困患者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由2017年的29.02%,下降到目前的9.15%,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明顯增強。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覆蓋﹔截至2020年3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914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21.59萬人次。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奮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同時,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全力以赴兜住民生底線。

小財政辦好大民生,帶給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讓老百姓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改革也好,發展也好,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民眾的幸福。改善民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更是開啟社會活力的鑰匙﹔不僅是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需求的力舉,更是個體夢、家國夢競相綻放的托手。

5

四年來,我們把扎扎實實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牢記在心,以擔當詮釋初心。

政治紀律是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是淨化政治生態的重要保証。進入新時代,形勢越復雜、任務越艱巨,就越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持之以恆嚴紀律。

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風險,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錘煉忠誠干淨擔當的政治品格。

持續轉變工作作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深化“政策落實年”“基層減負年”工作,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健全激勵約束和盡職免責機制,努力營造願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讓負責、守責、盡責體現在每個崗位上。

切實加強廉政建設。扎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制約,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監督管理。支持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規履行職責,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持續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違紀必究。

2019年8月26日至27日,省委常委班子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與會人員緊密結合實際,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了把問題講清楚,把根源講透徹,把整改措施講到位,把批評意見講具體,達到了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凝聚共識、增進團結的目的,為全省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帶了好頭。

2020年8月,海北藏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強化干部交流輪崗,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協助州委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和整改方案,一體推進各類問題整改,多措並舉協助州委持續修復政治生態﹔紀委監委突出重點以案促改,層層召開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41場次、組織生活會65場次﹔成立8個監督檢查組,先后深入31個州直重點行業部門、全州30個鄉鎮、86個貧困村和部分非貧困村,實地走訪100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非貧困戶。

四年來,我們把扎扎實實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培養黨員黨性、解決黨內問題的熔爐和鑰匙,以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持續推進從嚴治黨要求向基層延伸。

6

2018年7月,省委把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新要求新部署同深入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准確把握進入新時代青海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與時俱進深化省情認識,突出省情特點和比較優勢,深入實施“五四戰略”,作出了“一優兩高”戰略部署。

踐行“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必須奮力推進“一優兩高”,領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証法,用好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方法論,把握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大邏輯,不斷拓展“兩山”理論在青海的轉化路徑。

做好“六穩”工作,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統籌“五個示范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全省600萬各族兒女銳意進取,在72萬平方公裡的壯闊高原上,用青山綠水的底色、高質量發展的亮色、高品質生活的主色,擘畫出一幅蕩氣回腸、欣欣向榮的新青海畫卷。

經過20個月的努力,2020年的炎炎盛夏,青海至河南的“綠色天路”啟動雙極低端系統送電,通過1586公裡的“電力天路”,將每年向中原大地輸送約40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通道。“綠電特區”、“綠電7日、9日、15日、百日……”不斷刷新世界紀錄,青海清潔能源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青海之西,昆侖山下,鹽田如塊塊碧玉。鉀肥被譽為“糧食的糧食”,沒有鉀,庄稼的“腰杆”就挺不直。從用原始工具土法熬制到全自動化的水採船,我省走出了一條提質增效、循環發展的新路子。目前,我省鉀肥產業無論是技術工藝水平還是生產規模,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相關產業鏈條正在加快延伸,鹽湖產業顯示出無限的發展潛力。

在西寧多處過街天橋,都加裝了直升電梯,5.8萬人次老年人享受政府購買服務。在全省率先建成“10分鐘體育健身圈”,越來越多住房困難群眾實現安居。高品質生活正從點點滴滴的實事、好事中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一優兩高”准確把握青海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征,是與時俱進深化省情認識的又一重大創新性理論成果,是走出一條符合青海實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前提條件,是我們制定發展戰略、確定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立足點和根本依據。

7

青海持續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把新型城鎮化作為推進“一優兩高”的重要抓手。

圍繞讓城鎮生活更美好、鄉村生活更富足發展目標,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推動城鎮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等為動力,我們加快統籌城鄉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強化人口、土地、環境、產業、服務等要素支撐,突出以人定城、以水定城、以地定城,推進產城融合、園城融合、鄉城融合、文城融合,逐步形成“一群兩區多點”的發展新格局。

一條條新建道路寬敞順暢,一片片棚戶區、城中村舊貌換新顏,地下綜合管廊疏通城市血脈,濕地公園綠意盎然,購物中心帶動城市活力……如今,走在西寧市、海東市等地,無不為城鎮化步伐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驚嘆。

風情海東、開放柴達木、天境祁連、天上玉樹、清清貴德、鹽城茶卡等,在交通樞紐、商貿集散地、旅游景區、資源開發區等區域,一批具有高原民族特色、地域風貌和時代特征的城鎮躍入人們的視野。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我們堅持行穩致遠,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地因時因人制宜,選擇重點,梯次推進,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城鎮化道路,努力開創新型城鎮化的新局面。

8

地方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地方層面的實踐和體現。青海深處內陸,接藏連疆,通達西南,區位特殊,作為西部重要支點,在國家治理全局中具有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指出的“一個尤其,兩個事關”的戰略地位。

推動治理制度創新,提高地方治理能力,必須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擺在首位。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善於從學習中找治理方向、找治理思路、找治理辦法,不斷提升治青理政能力和水平。

“我們建立的‘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制度,就是地方治理的一次創新舉措。”西寧市北商業巷社區副書記王海平說,社區充分發揮“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作用,讓民警副書記寫“走親日記”,努力解決一樁樁、一件件居民關心的難心事、煩心事﹔同時依托社區“圓桌聽証會”“居民說事點”等載體,隨時化解鄰裡糾紛、居民矛盾等問題,從學習與實踐中找方向、找竅門,不斷提升社區網格精細化管理水平。

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從基層社會治理抓起,從群眾的需求和期待出發,大力增強社會治理成效和為民服務水平。這是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委副書記索南嘉曲的體會。久治縣9個貧困村2019年全部脫貧,6400多名貧困人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正是推進社會治理后,所取得的顯著成效之一。

未來可期,一個更加穩定、平安、和諧的青海正在向我們走來……

9

步履堅實踏石有痕,山高水遠鋪滿希望。

回望過去的四年,“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指引全省干部群眾在變革的求索中前行,從發展的困頓中突圍﹔激勵著全省干部群眾以緊追不舍的執著,以攻城拔寨的勇氣,向著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目標奮力跋涉。

青海在全國有分量、發展有基礎、人少有優勢、干部有信心、未來有前景,我們要凝聚一切智慧,團結一切力量,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一步一個腳印把奮斗目標、美好藍圖、治青方略變為現實,譜寫出堅持新發展理念的青海篇章。

從金秋再次出發,用奮斗定義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時俱進貫徹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執筆 雷欣鈺)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