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在路上行  人在畫中游

田得乾

2020年08月20日09:08  來源:青海日報
 

  加快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全面提高貧困地區對外通道的運輸能力,打通省際、縣際“斷頭路”和瓶頸路段,完善農村地區路網結構……

  近年來,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始終堅持人民交通為人民的宗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相繼建成了扎碾、花久、扎倒等一條條風景優美、科技含量較高、社會意義重大的公路項目,“東部成網、西部便捷、青南通暢、省際連通”的路網布局基本形成,日趨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多層次出行需求提供了堅強支撐保障。

  舞動在青山綠水間的最美公路

  盛夏時節,暑氣炎炎。從海東市樂都區碾伯鎮驅車駛入扎隆溝至碾伯鎮二級公路,隨著不斷伸展的黑色柏油路面,不久就進入了山谷,烈日暴晒產生的熱浪也隨著山風吹散了。從路邊山谷中潺潺流出的一泓清澈見底的溪流,在綠樹掩映之中蜿蜒而下,為這裡平添了幾分靈秀之氣。

  作為青海省東部地區新增的一條出省通道,扎隆溝至碾伯鎮二級公路全長50.79公裡,是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扶貧規劃(2011-2020年)》中規劃的省級公路之一,也是青海東部城市群“六縱六橫”對外綜合運輸通道中的第四縱。

  扎碾公路途經青海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沿線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高,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屬亞寒帶半濕潤高山草甸區,是一條生態公路。

  建設中,項目建設管理和施工堅持立足行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公路建設與生態環保相結合,以滿足沿線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打造全省最美綠色示范生態樣板公路,使公路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

  山谷地段中的4段小半徑回頭曲線路段,造型別致的“中國結”式路基下穿橋梁線路在林區山谷間盤旋交織,“最美綠色公路”呼之欲出,實至名歸。同時,通過優化線路,減少林地佔地243畝(16.2公頃),保留樹木67832棵,減少費用2300余萬元,打造了公路建設史上將生態環境與景觀結合為一體的新標准,實現了扎碾公路建設與青山同在,美麗與綠水共贏。

  “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樹下有鮮花、花中有飛蝶”。如今的扎碾公路已經成為互助、樂都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幸福路、致富路。

  穿行在雪域高原的黑色長龍

  經過高原多年凍土區域,項目工程獨具特色﹔穿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阿尼瑪卿雪山,生態環境極具特色﹔地處藏文化聖地,人文景觀極具特色。2017年,新青川大通道青海段最后一條連接線、青海省最后一條通州高速公路、西北首條綠色循環低碳公路_花石峽至久治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猶如一條穿行在雪域高原的黑色長龍。

  花久高速公路是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八縱八橫”骨架公路網的八縱之一,是青海省“三縱四橫十聯”骨架公路的組成路段,這是一條連接新疆、青海、四川三省區的西部區域經濟大通道,一條貫穿我省果洛、玉樹、海西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的便捷干線公路,也是一條結束果洛藏族自治州不通高速公路歷史的標志性工程。

  面對高寒缺氧、生態脆弱、多年凍土是青藏高原公路施工的“三大難題”,為打造青海首條綠色循環低碳公路,最大限度地保護沿線生態環境,建設者們始終堅持建設與保護並重原則,對環保專項設計創新採用草皮移植養護、三維網植草、挂網噴播、椰絲纖維毯植草、骨架護坡、土質邊坡防護等新工藝工法,植草植綠,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

  “我們通過實施“溫拌瀝青技術在寒區公路建設中的推廣應用”“高海拔地區公路隧道照明綜合節能技術研究”等多個項目,生態環保效果顯著,為青藏高原第一條綠色公路——花久高速公路提供了技術保障。”青海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採用“通風換氣”“隔離遮蓋”“熱量傳導”等技術手段,攻克了凍土消融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保証了路基路面的穩定性和使用周期。

  當然,地處高原的花久公路,除了項目建設技術含量高之外,也是一條美景路。雪山草地、落日長河,還有那屬於雪域高原獨有的壯美景色,都會讓人對大自然生出一種由衷的敬畏之情。

  通聯“海藏咽喉”的高速新通道

  湟源縣位於青海湖東岸,日月山東麓,湟水河上游,是青海東部農業區與西部牧業區、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藏文化與漢文化的結合部,青藏鐵路、109和315國道穿境而過,素有“海藏通衢”和“海藏咽喉”之稱。

  每到盛夏時節,青海便迎來了旅游旺季,自駕游覽國家5A級旅游景區——青海湖以及去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各大景點的車輛絡繹不絕,特別是扎麻隆至倒淌河一段經常會發生擁堵現象,而自從去年扎麻隆至倒淌河公路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車以后,這種情況就成為了歷史。

  “以前去青海湖游玩,經常會遇到堵車情況。這條高速通車以后再去青海湖就不用經過湟源縣城了,也不用擔心堵車了。”游客王女士告訴記者,八車道的高速路不僅加快了行車速度,也避免了擁堵情況,而且沿途的風景還特別漂亮。

  扎倒公路不僅是我省首條八車道的高速公路,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7918)北京至拉薩線(G6)和西寧至麗江聯絡線(G0613)的組成部分,亦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三縱、四橫、十聯線”中的“橫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和青海省高速公路網中居重要地位。

  公路的建成通車有效解決了“海藏咽喉”的交通瓶頸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日月山越嶺段的安全隱患,同時也解決了既有湟倒一級公路湟源縣城三角區的安全隱患和既有一級公路路段街道化嚴重、人車混行、安全隱患較多的問題,改善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沿著蜿蜒的倒淌河,驅車行駛在扎倒公路上,既可領略湟源峽蜂巒兀立,林海漫漫的清幽之美,又可觀賞藍天白雲下綠草如茵的高山草原,仿佛行駛在一幅壯麗的千裡江山畫卷中。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