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三江源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畫卷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致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賀信一周年之際

2020年08月19日08:48  來源:青海日報
 

江源平

1

億萬斯年,巍峨雪山,磅礡冰川,璀璨星星海,源遠流長。三江源,這片我們無比珍視的淨土,是青海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發來賀信:“近年來,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了國家公園體制。三江源國家公園就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國實行國家公園體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給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這是中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賀信承載的千鈞囑托激蕩著青海各族兒女的斗志,振奮著青海各族兒女的精神,指引著青海各族兒女的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並親自推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會議,多次對國家公園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要求著力建設國家公園,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給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要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這些重要指示精神,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聆聽總書記的賀信,牢記“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的省情定位,生態文明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保護“中華水塔”、當好地球衛士,成為青海人民義不容辭、光榮而艱巨的使命。

2

“我之愛野性,不下於我之愛善良。”

遼闊無垠的草原上,藏野驢、野牦牛悠然自得,流水淙淙的巴塘河裡歐亞水獺潛水捕食,波光瀲灩的扎陵湖上斑頭雁、赤麻鴨愉快嬉戲。如今的三江源,頗有一派“珍鳥翅舞,奇獸奮追”的生態和諧景象。

我們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監測到5隻雪豹同框畫面,屬全球罕見、國內首次﹔在通天河流域先后監測記錄到金錢豹和斑尾榛雞﹔在國際重要濕地申報工作中時隔30年后再次記錄到“鳥中大熊貓”黑鸛﹔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多彩鄉達生村境內記錄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

珍稀生靈頻現,讓我們雀躍不已。三江源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高生態價值透過這些靈動身影真實地顯現在我們眼前,不僅成為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的生動注腳,更令我們猜想,這片神奇的土地究竟還藏著多少精彩?

生態環境好轉,我們深感欣慰。國家公園之所在,如同青海掌心中的翡翠明珠,召喚著我們永不懈怠的生態責任。回望腳下走過的路,每一步的堅實不負眾望,每一絲的辛勞換來收獲,每一刻的堅定指向明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三個最大”省情定位,扛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擔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制度改革﹔深刻認識和銘記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統籌“五個示范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繪就了始終不變的綠色底蘊,奏響了和諧動聽的綠色樂章。

在統籌“五個示范省建設”中,建設國家公園示范省首當其沖﹔

在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中,培育壯大生態經濟位置突出﹔

在外交部藍廳,“三江之源”“生態屏障”“國家公園”“資源能源”是大美青海面向中國、走向世界最閃亮的名片。

在戈壁荒灘,裝機288.8萬千瓦柴達木光伏圈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龍羊峽水光互補850兆瓦並網光伏項目開創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的新型發展模式﹔轉動的風車連續100天對三江源地區16個縣和1個鎮提供清潔能源用電,刷新了“青洽會”記錄。

……

當保護遇到發展,我們也能用綠色發展智慧實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義無反顧,用生態文明來提升發展成色。

我們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沒有什麼能阻擋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腳步。以這樣的堅守為引領,我們必將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全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履行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誓言。

復盤帶出啟示,啟示面向未來。在首屆國家公園論壇召開一周年之際,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即將正式設立之際,從建設的細節中可以看出堅韌的姿態,從創造的脈絡中能夠尋得夢想的回聲。

3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超過12萬平方公裡的三江源地區開展全新體制的國家公園試點,努力為改變‘九龍治水’、實現‘兩個統一行使’闖出一條路子,體現了改革和擔當精神。要把這個試點啟動好、實施好。”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自然保護區,更不是一般的旅游景區﹔國際沒有現成經驗可供照搬,國內鮮有成熟模式可資借鑒。我們敢於做“吃螃蟹的人”,開啟一場全新體制的探索,在國家頂層設計下,借著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突破推進原創性改革。

所有開拓都要邁出突破阻礙的第一步。首先擺在眼前的,就是產權不夠明晰、管理機構重疊、缺乏統一規劃而導致的保護碎片化、低效能等一系列問題。

我們深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各類自然資源之間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組成了一個復雜的資源生命系統,牽一發而動全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之初心,就是要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並把它們完整留給子孫后代。保護空間從點狀保護走向系統保護是建立“國家公園”的題中之義。

“三江源感冒,全球打噴嚏”。要讓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標准、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最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得以施展,隻有打通橫亙在前的阻隔。

舟循川則游速。鋪開一張嶄新圖紙,如何謀篇布局,如何下筆走線,恪守的都是“科學”二字。遵循生態環境整體保護理念,我們通過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通篇運用系統思維,以專門的法律規定國家公園建設的基礎制度,為國家公園的運行保駕護航。

解決“九龍治水”的頑瘴。我們以“大部門制”改革消除行政壁壘和制度藩籬,通過職能整合實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來管”,避免政出多門和職能交叉,積極探索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的高效聯動,構建起了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生態保護管理體制。

處置“多頭規劃”的痼疾。我們以“多規合一”為抓手,扭轉了過去不一而足的跨部門、跨領域規劃,因銜接不充分、功能區劃內涵不盡相同、管控措施各有側重,而在實際執行中造成的頭緒繁多、矛盾沖突、管理分割的局面。

拔丁抽楔就可“一張藍圖繪到底”。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實現了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兩個統一行使”,在此基礎上初步建立了一體化的制度體系、標准體系、規劃管理體系和監測體系,讓自然生態系統和自然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得到完整保護。

科學的系統才能組織出科學的分化。如今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功能分區得到了規范和優化,進而帶來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和保護。“一園三區”框架下,核心保育區、生態保育修復區、傳統利用區、外圍支撐區界限清晰又交錯分布,這是園內的一級功能分區,按照不同生態系統功能和保護目標實行差別化管控策略,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的合理布局和可持續利用。

蹚出一條新路,開創新的格局,青海模式成為國家公園體制機制建設的樣板。

4

雪山腳下牧歌悠長。

三江源頭是野生動植物的家,也是世代而居牧民的家。人與自然,彼此繾綣,是自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以來,就必須要答好的兩套題卷。

摸清資源本底,劃定生態紅線,三江源核心保育區必須變成“無人區”。然而原住居民即使搬遷,也不可能一夜之間由牧民轉變為市民。

沖突如何變和諧?

在草原深處,在藏羚羊的棲息地,不時能見到一群佩戴袖標的身影。卓瑪加,是玉樹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多秀村的牧民,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后,他放下牧鞭,帶上袖標,當上了“生態管護員”。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他難以割舍,對歡躍其上的旱獺、鼠兔、藏羚羊,他有著與生俱來的感情。

單純的割離不可行,割離的不僅是牧民的生活和感情,還有與這片淨土相伴相生的人文遺產。那就把管理策略由“排除式”轉變為“涵蓋式”,因為大自然從不排斥人類,隻排斥破壞。

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一戶一崗”制度讓農牧民不用與保護區相分離,反而成為了生態保護的知情者、參與者、監督者,成為了建設國家公園的生力軍。如此一來,農牧民既脫了貧,環保積極性也提高了,還能在環境容量允許的情況下適度發展生態畜牧業、民族手工業、生態旅游業而走上致富路,我們也找到了更加長遠的著眼點——培育三江源頭的新型職業農牧民。這是一條生態保護與精准扶貧結合、與鄉村振興互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體現在旺盛的“山脈、水脈、人脈”中,還有貫穿其間的鮮活“文脈”裡,文化與其生態環境不可分離,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萬物有靈”的文明血脈,造就了廣大群眾呵護生命尊嚴的生態倫理。

“天地之性,萬物之理,皆生於自然”的文化基因,培育出廣大群眾守望自然萬物的虔誠之心。

公巴白瑪一年四季住在布曲河谷,雖然雪豹曾咬死過他的牦牛,熊和狼也經常煩擾著他,可他仍然喜歡它們、救助它們。

我們為悠久的生態文化理念賦予時代意義,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和展示利用,讓地域民族文化、生態文明理念與原真自然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化遺產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在弘揚和發展中保護優秀文化世代流傳。

人、動物、自然,生命共同體相互依存,青海模式開創的新氣象為建設國家公園提供了經驗。

5

非新無以為進。

國家公園集草地、濕地、森林、河流、湖泊、雪山、冰川、野生動物、世界自然遺產為一體,如此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結構復雜、面積廣大的自然保護地,僅依靠人力監測是不現實的,必須依賴最先進的科技支撐。

這又是一項全新課題,而且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無人區,800萬至1000萬像素360°拍攝的高清、星光級重載雲台攝像機安裝到位﹔在三江源頭上空,“天眼”與日月星辰相伴,接受處理著各種名目的翔實資料﹔在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實時數據通過光纜傳回,工作人員隻要點擊鼠標,就可24小時動態監測三江源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棲息活動變化……

一草一木皆是情。遠程監測、衛星遙感、衛星通信、無人機、紅外觸發攝像……“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體系“一磚一瓦”建造起來,如同無形穹幕全天候看護著國家公園全域的無數生靈。

專業性強、創新點多、技術密集,可我們從未有過一絲降格以求。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體系延展開去,又逐步創建有70個觀測點位、覆蓋全省五大生態功能板塊的遙感監管平台“青海生態之窗”,用科技織就綠色夢想,並推廣至能為農業、國土、資源調查、災害預防、公共安全等領域提供高精度、大范圍的空間信息服務,可以有效助力無人駕駛、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交通等新型產業發展。

這只是國家公園“科技范”“智慧范”的一部分。成立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啟動“高原物種基因組計劃”,謀劃和實施“數字國家公園計劃”,建立多學科融合、大數據驅動的動物本底數據服務平台……

從現在走向未來的智能化、信息化,青海模式逐步形成一套科技規范,將實現國家公園的智慧化示范。

6

隻有收獲,才能檢驗耕耘的意義。

曾幾何時,三江源頭脆弱的生態,遇到全球變暖和不合理開發,雪線上升、冰川消融、植被退縮、水土流失、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生態出現退化。經過持之以恆的保護和修復,如今,廣袤草原綠意蔥蘢,“千湖美景”重現眼前,動植物類種群數量增加,遠離喧囂又獨具野性、蒼涼神秘又充滿靈動的原生態之美重回這片土地。

值得回眸的這一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區內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十年前提高11%和30%以上﹔三江源區雪豹專項調查和監測,確定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部分重點分布區,准確定位255個具體分布位點﹔綜合治理黑土灘1.4萬公頃、濕地保護3.3萬公頃、草原有害生物防控62.7萬公頃、沙漠化土地防治草方格設置0.18萬公頃、牧草補播0.13萬公頃……三江源生態狀況呈現出總體穩定局面,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

所有的自然之物,都是人類未解的藝術和最好的課堂,被保護好的大自然,也樂於向人類講述自己的故事。坐落在瀾滄江源頭扎曲河畔的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峽谷風貌、原始森林,讓這裡成為了“雪豹故鄉”。昂賽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的自然體驗項目拿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第一個特許經營權,訪客通過嚴格預約制來到這裡,在固定路線下體驗到原生態自然生活方式,親眼目睹生活在野外且不懼怕人類的雪豹。瀾滄江源正成為全世界最好的雪豹自然體驗點,來到這裡的人們,將通過體驗而了解,通過了解而欣賞,通過欣賞而保護,生出對三江源生態保護更加深刻的國民認同感。摸著石頭過河,探索深度合作,開發自然體驗、環境教育功能,推進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從頂層設計到機制創新,從項目實施到群眾參與,全國首個“國字號”公園建設至今,已經積累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基本經驗,讓國家公園的“樣本效應”日益凸顯。基本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的目標呼之欲出。

7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三江源,孕育了中華民族生命的血脈、文明的基因、友誼的紐帶。青海,這個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全球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重要啟動區,關系到的,是全國乃至全球的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

今天,我們以“國家”的名義守護三江源,向全世界展示面積最大、海拔最高、自然風貌大美、生態功能穩定、民族文化獨特、人與自然和諧的國家公園,努力將她打造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名片,服務全國大局並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海智慧,為子孫后代留予一方淨土。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站在新的時間節點上,我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建設國家公園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實踐,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跋山涉水一往無前,我們將持續堅持生態保護優先,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

(本文執筆 秦睿)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