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長江源的回音……

陸廣濤

2020年08月18日10:20  來源:青海日報
 

磨制炒面。本報記者 朱雨薇 攝

  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長江源區和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地“三重疊加”的特殊地理區塊,高寒缺氧,環境惡劣。

  全縣國土總面積8.06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轄五鄉一鎮20個行政村68個牧民小組4.3萬人。作為國定貧困縣和國家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貧困人口佔比較高、基數大、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貧困發生率高。

  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治多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當作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緊抓實,緊緊圍繞精准識別、精准施策、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聚全民之心,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統籌謀劃、分類實施、分步推進,用心用情用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如期完成。

  黨建引領,凝聚脫貧力量

  “新形勢下,要推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就要堅持基層黨建和扶貧共同推進、有機結合。”治多縣縣委書記任寶元說。

  在脫貧攻堅征途上,治多縣嚴格落實書記、縣長“雙組長制”,確保脫貧攻堅政策方向不偏離、工作落實不偏移﹔實施縣鄉村三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緊密配合抓”機制,形成了責任明確、領導有力、督促有效的組織領導體系,切實發揮了對脫貧攻堅工作主導、主抓、主推的領導核心作用。

  層層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和分管領導直接責任,選派黨員干部骨干力量下沉村(社)指導聯系脫貧攻堅,夯實責任、傳導壓力,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探索建立“7654321”結對認親機制,28名縣級領導聯點鄉鎮村社,26名機關干部擔任“第一書記”,81名機關骨干駐村指導工作,44個機關黨組織與村(社區)黨支部聯姻結對,785名機關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實現聯點“雙幫”全覆蓋,百姓需求在哪裡、黨員干部就到那裡,開拓了扶貧工作大格局。

  治多縣還積極引導貧困戶學習牧區實用的新技術、新成果,啟動實施村(社區)兩委“綜合能力提升工程”,以課堂理論學習教育為主,實地考察為輔開展現場觀摩和實踐教學活動,切實增強了村“兩委”班子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進行任前培訓和集中輪訓,激發“弱鳥先飛”意識,提升廣大干部群眾脫貧攻堅的主動能力﹔引導貧困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讓一條條黨的好政策傳到群眾耳邊,猶如一盞盞明燈,照亮著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之路。

  集體經濟,立足脫貧優勢

  自治多縣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實施以來,治多縣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與精准脫貧緊密結合,通過立足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從嚴管理,推動村集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通過組建畜牧業合作社、挖掘旅游資源、開辦加油站、蜂窩煤場等經濟實體,全面實現村集體經濟“清零”目標。

  截至目前,全縣20個行政村均實現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其中集體收入20萬元至50萬元的村8個,50萬元以上的村12個,村集體經濟收入最多的高達700余萬元。全縣牧民參保金和養老金實現村集體經濟統一代繳全覆蓋。

  在立新鄉利用有虫草資源,與鄉鎮黨委村“兩委”組織協調,從虫草採集管理費中提留10%—30%資金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

  在扎河鄉利用畜牧資源豐富,堅持發展生態畜牧業,走“黨建+生態畜牧合作社”的發展路子,有力推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在索加鄉充分利用中央財政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創辦奇石場、畜產品加工、炒面加工、生態畜牧合作社等集體經濟實體﹔

  ……

  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鼓了百姓的錢包,也帶動了更多群眾積極性,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加了脫貧戶的經濟收入。

  “我們注重發揮村黨組織書記‘領頭羊’作用,每年分批組織村黨支部書記到華西村、北京、蘇州等先進地區學習觀摩。同時,加強培訓,形成省示范培訓、州重點培訓、縣普遍培訓的格局,學習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工作思路、方法模式。”治多縣扶貧局局長昂卡巴鬆說。

  如今,在這片遼闊地源頭上,村級集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治多縣通過多方調研,在科學分析縣情的基礎上,又前瞻性的提出了“要致富、靠畜牧,挖窮根、興產業,可持續、抓生態,先育點、后連片,建公司、聯牧戶,拓市場、增收入”的36字工作方針,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探索建立“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工作模式,大力扶持發展生態畜牧業。

  民生保障,繪就脫貧夢想

  治多縣處在偏遠牧區,生態地位重要,是典型的財政小縣。在脫貧攻堅戰中,依托黨的“陽光政策”,緊抓脫貧“兩不愁三保障”任務,是惠及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支撐。

  以前,牧民居住分散,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后,扶貧成本高,就地脫貧的難度極大,而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便是重中之重的任務。

  “堅持因地制宜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始終把發展生態畜牧業作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依托和根本,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按照‘背風臨水、適宜居住、有益生產’的原則,相對小規模集中安置,配套跟進入戶道路、畜用暖棚、儲草棚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人、畜、房等生產要素相對集中,在產業布局、后續發展方面體現了治多實際,探索了治多路徑。”治多縣縣長南陽說。

  按照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治多縣累計投資2.628億元,採取“零散搬遷、集中安置”方式,建設易地搬遷住房1314套,並配套實施了村道硬化、機井建設、公用廁所、環境整治、電力供應等配套工程,為5291貧困人口有效解決了一系列生產生活問題,繪就了一幅牧民群眾幸福生活的新畫卷。

  搬出大山穩得住,就業保障就是生存保障。治多縣依托雨露計劃,投入資金249.66萬元,累計培訓了貧困勞力1130名,涉及培訓項目10個。同時依托集體經濟實體,為異地搬遷牧民及有勞力的貧困戶提供就業保障。

  此外,治多縣精心編制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等規劃,有針對性地改善貧困地區通行狀況,推動基本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向貧困村延伸、向貧困人口覆蓋﹔完善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低保認定評估體系,綜合評估貧困程度,使低保認定條件更加科學合理﹔實施健康扶貧,筑牢因病致貧防線。

  今后,治多縣還將建立促進穩定脫貧和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繼續發揮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定期研究鞏固提升工作﹔發揮駐村工作隊幫扶指導作用,幫助退出貧困村解決遇到的困難﹔明確項目運行、管理、維護責任主體﹔建立健全脫貧成果監測體系,對已退出貧困村和脫貧人口實施跟蹤和動態監測,定期開展“回頭看”核查,對存在返貧風險的,制定“回頭幫”措施,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確保脫貧成效不反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一個起點。今后,該縣也將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准的舉措,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全力做好鞏固提升階段的各項工作,努力實現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