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告別貧困奔小康

解麗娜

2020年08月04日09:51  來源:青海日報
 

同仁市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極大改善。同仁市委宣傳部圖供

  精准扶貧開展以來,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29個,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86戶12565人,貧困發生率為20%,被確定為全省15個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面對這場“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艱中之艱”的硬仗,過去的幾年裡,同仁市瞄准短板,聚焦“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強勢整合項目資源,優選配強攻堅力量,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全力攻克貧中之貧。

  時至今日,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同仁市已實現絕對貧困“清零”目標,幾年累計投入資金19.61億元,成為全市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

  依托優勢

  以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

  2020年3月1日,同仁市貧困戶文化產業(泥塑)培訓班在同仁市桑杰唐卡畫院順利開班。本次培訓班共有20個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通過為期三年學習,他們將學習致富技能、拓寬致富途徑,為脫貧后致富奔小康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同仁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省委“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提出打造“世界唐卡藝術之都”,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使熱貢藝術再放異彩,在隆務河谷地帶呈現出“家家有畫室、人人是藝人”的繁榮景象。

  在產業扶貧過程中,依托熱貢藝術這個獨特優勢資源,同仁把培育熱貢文化產業作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重要支撐來抓。

  提出“文化產業+扶貧”的思路,高標准創建省級文化產業扶貧試驗示范園,引導扶持民間藝人投資創辦熱貢文化企業。目前,當地熱貢畫院、龍樹畫苑等規模較大的畫院達到20多家,大小文化企業總數達到400余家,從業人員達到4.6萬余名。

  現已建成唐卡、堆繡、泥塑、雕刻等4個文化扶貧產業園創作基地,以創作基地為平台,下設各類扶貧車間20余個,採取“政府+文化企業+貧困戶”模式,輻射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走進有著“熱貢藝術發祥地”美譽的吾屯村,一座宮殿般的建筑格外醒目,那就是“熱貢文化藝術產業園會展中心”。據同仁市扶貧開發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園區內有規模以上的畫院12座,從事熱貢藝術為主的企業達到188家。

  按照黃南州“一區四園多點”的發展布局,同仁市編制完成了《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指導性文件。同時,通過實施“千家萬戶”工程,培育了一批熱貢藝人和知名文化企業。依托國家級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有利契機,將熱貢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作為脫貧攻堅重要突破口,構建起了熱貢文化產業集聚區,在加強非遺保護、拓寬就業渠道、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精准幫扶

  進一步增強內生動力

  金秋時節,來到同仁市保安鎮賽加村,滿眼望去,金燦燦的黃果梨挂滿枝頭。

  2017年,賽加村積極爭取省扶貧資金212萬元,落實黃果基地建設項目,將村庄周邊的26.67萬公頃荒地發展成了黃果經濟林。

  項目建設期間,他們加強與青海大學、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等單位的合作,對黃果梨資源精深加工進行深入研究,並通過電子商務中心線上大力推介銷售黃果梨產品,有效提升了產品影響力。

  發展黃果梨項目的同時,結合地理優勢,賽加村還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投資1.8億元積極引進20兆瓦的光伏溫棚項目,流轉土地46.67萬公頃,每年僅土地流轉收入達35萬元,戶均增收4487元。

  脫貧攻堅以來,同仁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鄉村振興戰略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的宗旨,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道路上積極探索。

  通過立足三個依托、堅持三個強化、建立三項制度的“三步走”工作舉措,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發展。繼續做大做強熱貢文化產業扶貧、中藏藥材、黃果梨、黑青稞、鄉村特色旅游等特色扶貧產業,強化專業合作社扶持培育,不斷提升村集體經濟實力和帶貧益貧能力,確保年內每個貧困村有1個以上運行規范、帶貧能力強的專業合作社。

  此外,深入開展電商扶貧,加大流通網點建設,進一步拓展扶貧產品線上線下營銷渠道,不斷提升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強化就業培訓,統籌整合全市農牧民培訓資源,分級分類抓好就業技能、普通話、農業實用技術等培訓,加強市場信息對接,形成了規范、有序、多元的貧困勞動力輸出格局。

  扶志扶智

  為脫貧打牢思想基礎

  脫貧攻堅必須要打牢思想基礎。

  “扶貧先扶志和智,幫人先幫技和藝”“脫貧先立志,致富靠自己”“勞務輸出一人,脫貧致富一家”……走進同仁市龍樹畫苑創作車間,這樣的標語處處可見。

  近年來,同仁市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省委十三屆歷次全會等精神廣泛開展宣講活動,組織市委紅旗宣講團等宣講力量走進村鎮,走進基層。

  制作《同仁鄉村振興新風行動》等宣講冊、口袋書,發放到每戶貧困戶手中,大力宣傳國家扶貧方針政策,強化轉變觀念,以“扶貧扶志,救窮不救懶”為基本准則,教育和引導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切實解決內在思想觀念上的貧困,消除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懶惰依賴、安於現狀等落后思想。

  在激勵信心上著力,充分發揮“第一書記”的重要作用,深入村社與群眾面對面交談,有針對性地與困難群眾商議脫貧對策,激勵大家增強信心、不怕困難、攻堅克難。

  截至目前,已組織市委紅旗宣講團、新時代基層宣講隊開展集中宣講、入戶宣講63728場次,參與干部群眾615749人次,覆蓋面達100%,發放宣傳資料約20萬份。

  同時,加強典型示范,組織黨員干部現場聆聽和集中收看先進事跡報告。注重挖掘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積極開展“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形式,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引導和啟發廣大群眾克服安於現狀、消極無為等心理,消除“等靠要”思想和“慵懶散”陋習。

  加強價值引領,積極開展“道德講堂”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組織開展“文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積極倡導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堅決制止聚眾賭博、封建迷信等現象,在農村牧區營造“勤勞光榮、懶惰可恥”的濃厚氛圍,引導廣大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依靠黨的好政策和個人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

  圍繞產業發展、政策保障等精准脫貧途徑,同仁市扎實推進產業發展、就業增收、健康扶貧、思想扶貧等工作,脫貧攻堅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正值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同仁市將在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繼續昂首奮進!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