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班瑪的脫貧攻堅路

李興發 肉旦尖措

2020年06月30日10:48  來源:青海日報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術獲得成功,成為班瑪縣產業扶貧的一匹黑馬。

黑陶成為當地貧困戶脫貧的“黑金”。

藏雪茶產業讓班瑪環保、脫貧兩不誤。

學會木雕的貧困戶。

  如今,班瑪縣已經形成到戶、到村、到縣的扶貧產業,酒店、生態畜牧養殖、民族服裝加工、農貿市場等五大產業,年產生收益分紅資金274.58萬元,帶動全縣32個行政村1450戶6205名貧困戶,戶均年增收1894元。

  班瑪縣還立足縣域產業基礎,打造了金色文化扶貧產業園、綠色農林產業園、紅色旅游扶貧產業園,輻射帶動1796名貧困人口年增收402元,扶貧產業園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引擎。

  各村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思路,發展有機蔬菜、有機青稞、班瑪藏雪茶、班瑪牦牛等特色產業,每個村至少擁有了一個主導產業,每個貧困戶至少有一個增收項目,8100名貧困群眾從產業鏈上直接受益686.7萬余元,人均增收848元。

  本報記者 李興發 攝

 

  江源大地,脫貧攻堅進入最后沖刺的決戰決勝階段。阿尼瑪卿雪山下的班瑪縣,像其它深度貧困縣一樣,經過4年的脫貧攻堅,依靠黨的扶貧政策,依靠全縣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19年底,貧困村曾佔全縣40.6%、貧困人口佔全縣26.9%的班瑪縣,100%的貧困人口實現清零,摘掉了貧困帽子,退出貧困縣的序列。

  2019年全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988元,超出脫貧線3988元﹔貧困發生率隻有0.15%,遠低於3%的標准線。

  班瑪縣擁有我省最大的原始森林,有了綠色標簽﹔是紅軍長征唯一經過青海的地方,擁有了紅色標示﹔班瑪被視為果洛藏族群眾的“老家”,民族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了金字招牌,“三色”班瑪因此得名。這既是班瑪縣特有的發展優勢,也是實現脫貧的資源。

  發展林下經濟,蹚出一條綠色脫貧路

  “班瑪縣地處三江源核心地區,有32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6138平方公裡,草場面積總面積的62.07%,林業面積達14.7多公頃,佔總土地面積的23%,80%以上地域在生態紅線范圍內,生態保護極為重要。再除去耕地面積,可用於發展的土地面積極少,走輕工業、制造業、大規模設施農牧業等脫貧路線行不通。”班瑪縣縣委辦主任王永壽說,面對產業發展空間狹窄,隻有發展林下經濟,走“綠色”脫貧路,才最符合當地的實際。

  從2016年以后,該縣引導農牧民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形成了有機蔬菜、有機青稞、班瑪藏雪茶、班瑪牦牛等特色產業,實現了“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格局。

  曾因家人因殘、因病致貧的索的,2019年初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被優先吸納進了合作社。6000多元的到戶產業資金投進合作社后,索的在自家5分地裡種的蔓菁,被合作社高於市場價收購。同索的一樣,全村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享受到了這樣的待遇。

  蔓菁因根莖易保存便於攜帶而且能果腹,成為當地黑青稞之外的另一種農作物。蔓菁藥材有明目利濕、開胃消食、減肥等功效,被合作社納入了林下經濟發展產品。蔓菁經過分類加工,從根到葉都被充分開發利用,附加值實現成倍增長。2019年,索的一家5口人均從中獲利1000多元,成為繼公益性崗位收入、扶貧產業分紅之后,又一項家庭主要收入。

  挖掘優勢資源發展林下經濟,貧困的班瑪縣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在250多萬元建設資金地支持下,該縣擁有了要什道村羊肚菌種植基地、可培村手工藏雪茶加工包裝廠等林下經濟產業,形成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經濟發展模式。僅在2019年,燈塔鄉通過有機黑青稞種植、藏雪茶種植加工、菌類種植加工等特色林下產業創收216萬元,戶均創收2643.8元。

  如今,班瑪縣按照縣域不同的區域功能,將馬可河流域、多柯河流域、開柯河流域分別定格為種植區、養殖區、旅游區,已經形成了林下經濟“三足鼎立”的局勢。

  瑪可河流域形成了百畝蔬菜、千畝青稞、萬畝藏茶﹔多柯河流域形成了牦牛養殖產業和有機畜產品深加工﹔開柯河流域依托“紅軍長征在青海唯一走過的地方”這一特殊的紅色文化基因,除了打造紅色旅游外,成為了林下經濟產品主要的銷售區域。三大產業板塊不僅盤活了全縣優勢資源,而且每年產生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戶均增收1萬元左右。

  挖掘傳統文化“金山”,讓貧困戶收益

  班瑪,在藏語中的語意為蓮花盛開的地方。班瑪也是果洛藏文化、格薩爾文化的發祥地,果洛藏文化手工藝傳承基地,同時也是果洛百年藏家碉樓的存在地。

  如今的班瑪縣,依舊保護和傳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格薩爾文化、藏家碉樓建筑、民間手工藝等民族文化遺產,也延續著民間藏戲團、原生態歌舞等典型民族藝術。在文化的“金山”中植入脫貧元素后,該縣建立了唐卡、藏香、黑陶、藏毯、木雕和銀器加工等民族產業11大類,大力發展民族用品、手工藝品,解決就業崗位110個。

  “我們已經建成了‘三色班瑪’金色藏文化產業園,目前已入駐了3家公司、2家民族特色手工藝加工點,一批特色新產業孕育而生。”班瑪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李秀泉喜悅的話語,並非來自產業園,而是產業園產生的效應。

  才仁尕措因為缺乏資金和技能,一家4口人的生活一直處在貧困線以下,2016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7月,他進入產業園學習黑陶手工制作工藝,工資從學徒工的1000多元,已經漲到了3000多元,這還不算自己作品出售后的分成。他早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已經鉚足了勁兒奔著小康奮進。

  “今年從2月中旬開始到現在,已經銷售了20多萬元,產品絕大多數都是出自貧困戶學員之手。”謝格太是目前班瑪縣為數不多的藏黑陶制作藝人之一,他們公司的手工藏黑陶制品,如今已經銷往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2019年銷售額達到了52萬多元。

  俗話說“一技握在手、天下任我走。”根據產業園企業用工需求,班瑪縣政府點對點、訂單式組織農牧民開展各類培訓達4100余人次,促進就業1200余人,激發了貧困群眾造血潛能,使貧困群眾轉為產業工人,走上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主脫貧之路。

  依靠紅色旅游資源,貧困戶們過上了紅火的日子

  班瑪是青海文化資源和長征紅色資源的勝地。今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隨著“青海人游青海”“果洛人游果洛”活動的展開,班瑪縣紅色旅游隨之持續升溫,這也讓從事旅游業的貧困戶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6月21日,在班瑪縣“紅軍溝”入口處,35歲的索南一早就打開了自己的帳篷超市。索南因為沒有文化和技能,以及缺乏資金,一直以來都沒有穩定的收入,一家5口人就靠挖虫草和貝母度日。他從去年開始在“紅軍溝”搭起了帳篷超市,除銷售飲料和零食外,還有手串、藏式服裝等特色商品,一個月下來能賺到3000多元。

  隨著紅色教育中心、教育基地、紀念館、廣場、紀念碑、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一大批旅游基礎設施的建成,就業崗位的增加,搭上紅色旅游順風車的人不止索南。據了解,如今的班瑪縣已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零就業家庭和困難家庭70余人,在與旅游相關的崗位上就業,每人每月能拿到3500元的工資。

  因紅色旅游而發展起來的餐飲住宿,更是為貧困人口就業提供了穩定的崗位。2018年格薩爾大酒店開業,當時面向全縣貧困戶公開招聘了1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上崗就業,每月3000多元的工作,讓貧困戶每年可增加36000元的收入。

  “紅色旅游帶動貧困戶增收不止這一點!”班瑪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李秀泉說,隨著紅色旅游業發展越來越快,景區周邊群眾的思想也從保守中解脫。離“紅軍溝”隻有幾公裡的班前村,借著旅游的東風在藏家碉樓驛站,搞起了純正的藏鄉旅游,16家藏式家庭旅館實現了戶均增收4000多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責編:陳明菊、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