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青海省高原體育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正式公布,提出了高原體育強省建設“123”的總目標,為全省體育事業發展明確了時間表和線路圖。這是記者從當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記者了解到,“123”的總目標是指一個“保持”,即力爭體育發展各項指標保持全國平均水平。到2035年,青海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准》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2%﹔兩個“實現”,即實現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青海省體育事業均衡發展新格局﹔三個“示范區”,即打造全國最具規模最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運動示范區,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高原體育運動訓練示范區和打造全國體育生態旅游深入融合示范區。
據了解,目前青海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1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4.7%,城鄉居民達到《國家體質測定標准》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0%,到2035年,這三項指標將分別達到45%以上、2.5平方米和92%。同時,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身體素養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競技體育傳統優勢項目、潛優勢項目、冰雪項目、基礎大項、職業體育和“三大球”實現均衡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聯動發展格局形成,成為青海省新的經濟增長點﹔體育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高原體育精神傳承發揚﹔體育對外交往成為青海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
今年,青海省將對農牧地區重點實施鄉鎮、全民健身設施提檔升級,針對城市社區重點建設體育公園、城市健身綠道,“百姓健身房”等,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的問題。主動將體育資源投入到學校體育中去,促使青少年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力爭實現獎牌“零”的突破﹔東京奧運會爭取青海省運動員入選中國代表團,獲得獎牌﹔第十四屆全運會力爭獎牌總數超過上屆。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高原運動訓練示范區,持續打造“百年環湖賽”品牌等。
在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摘自…【詳細】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詳細】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 8月27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關部門獲悉,柴達木盆地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爾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標志著該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境內,是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