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全省,西寧輻射優勢越來越強

芳旭

2020年06月05日10:00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黎曉剛 攝

  清晨,天剛微微亮,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以下簡稱“集散中心”)的調運大戶劉而德正氣喘吁吁地往大貨車上抬著蔬菜筐,之后又不停地核算數量,等所有工作齊備之后,還不忘將貨車繩索仔細檢查了一遍。

  大貨車慢慢駛出市場,他才放了心。他笑著說:“這趟蔬菜車要運往格爾木,車上裝有3.5萬公斤蔬菜和瓜果,有30多個品種,這樣的運輸車每兩天就得走一趟,算算時間,我為格爾木運輸蔬菜瓜果已經有10幾年了。”可別小瞧了這個集散中心,它肩負著全省各地農副產品的調運、中轉、集散的中心輻射作用。

  西寧輻射優勢越來越強

  在集散中心,像劉而德一樣往海西州格爾木、德令哈、玉樹州、果洛州等地區運送蔬菜的大戶有30多人,他們常年負責將全國各地調運而來的蔬菜瓜果運往青海省各個地區,真正起到了集散中心輻射的作用。

  作為一座內陸省會城市,西寧大部分物資都要從外地調運,蔬菜、瓜果、農副產品等一系列物資都要乘著汽車、火車甚至飛機遠道而來。於是,西寧人的餐桌越來越豐盈了。“調運、中轉、集散”,西寧這座古城發揮著自身的輻射優勢,壯大物流業產業,源源不斷地將物資發散至全省內外,乃至四川、西藏、新疆等地。

  西北地區最重要的集散中心

  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交易中心,每天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僅2019年外地蔬菜水果進場量達到103.72萬噸。這裡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調運和中轉站,僅在今年4月,從這裡發往海西州的農副產品就達到5992噸。

  在集散中心的大數據中心,一張網狀圖清晰地顯示出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追溯地:遼寧的黃瓜、海口的菠菜、雲南的菜瓜、四川的長茄、福建的蒜薹……

  一條條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紅色的箭頭全部匯集到青海版圖最集中的地方——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這些遠道而來的蔬菜瓜果,除了供青海本地的居民消費外,在集散中心稍作停留后,又集體整裝待發,“坐”汽車、“乘”火車來到了玉樹、果洛、海南、海北、海西州等地區,甚至到了我們的近鄰——蘭州、西藏拉薩、新疆喀什等地區,源源不斷地上了消費者的餐桌。

  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副總經理韋赟表示,隨著集散中心的不斷發展壯大,已逐步成為立足西寧、覆蓋青海、輻射西北地區最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之一。目前,集散中心不僅擔負著保障全省農副產品市場供應的重要責任,還承擔了西藏、新疆以及甘肅部分地區的農副產品供給。

  西寧本地菜撐起半壁江山

  細心的市民發現,無論在早市、農貿市場、超市,市民見到的外地蔬菜越來越多:絲瓜、南瓜、荷蘭豆、山藥、洋蔥、蓮藕等這些與低海拔蔬菜在百姓餐桌上的分量越來越重。

  為解決西寧群眾吃菜難問題,近年來,市政府在四川德陽建立5000畝西寧專屬的蔬菜專供基地,簽訂蔬菜購銷協議近5萬噸﹔組織調運山東、陝西、河南、雲南、甘肅等地的蔬菜產品,增加貨源,大力推進“飛地”蔬菜基地建設項目品種,以此來擴充西寧蔬菜市場的品種,壯大蔬菜種類。

  除此之外,為加大本地菜供應量,充盈市民的餐桌,我市建成了大通雙新公路沿線、景陽川和湟中西納川、雲谷川、小南川“一線四川”區域“菜籃子”產品供給保障生產基地。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到去年年底,西寧市本地菜供應量達到69.09萬噸,比2018年同比增長2.34%。

  西寧已成現代物流節點城市

  西寧這座中心城市輻射能力日益強盛,靠的是堅強而有力的物流和商貿往來。市民越來越能感受到西寧與外界的距離在縮短,城市功能越來越完善。

  5小時,沿海城市培育的海水觀賞魚就可以放養進西寧市民的自家魚缸內﹔

  10小時,從雲南基地新鮮採摘的鮮花便在高原古城繼續綻放。

  近年來,西寧以一系列新動作,加快發展物流業,力爭把西寧打造成為立足青藏高原、輻射全國、服務西亞和中亞南亞的區域性現代物流節點城市,帶動西寧市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目前,西寧市的“高原碼頭”建設已初具規模。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做大做強西寧,使青藏高原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輻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這是西寧的新定位、新要求。西寧將不辱肩負東部經濟綜合區的集聚輻射帶動作用的歷史使命、不負全省人民對更加繁榮、更加美麗、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厚望與重托,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城市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 (來源:西寧晚報 芳旭)

(責編:陳明菊、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