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繡產業發展還需“再扶一程”

羋嶠

2020年04月15日08:54  來源:青海日報
 

青繡火了!

一段時間以來,青繡的高曝光率,讓其成為了我省又一“熱門”。

筆者專門拿出家中多雙刺繡的鞋墊端詳,原來自己早就參與其中,並且感嘆青繡這一繡品能如此接地氣,貼近生活。其實,在青海生活的百姓不難發現自己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青繡繡品,青繡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這幾年,通過青海政府的大力扶持及對外宣傳,青繡的傳承和制作已達到了一定水平。但是,讓其真正作為一個文創商品,打造一個品牌,還面臨著產品定位不高、種類不多、領域不寬,難以吸引優秀人才,產業發展參與者重視度不夠等問題。

在採訪中,眾多企業反映,雖然全省繡娘有30萬人但是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農忙時派下去的訂單總是無法收回,企業提供的紋樣和高檔絲線最終也會不知去向。辛苦拉來的訂單時常出現無法供貨導致退貨的情況。當然,家庭作坊式生產也使得產品質量無法統一和保証。

通過走訪不難發現,很多繡娘參與企業組織的刺繡多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並沒有將其當做工作認真對待,更沒有簽訂工作合同。更多人還認為這是政府扶貧的公益之舉而不能精益求精,最終,造成相關青繡企業壓力巨大。

近年來,代表傳統文化的精品刺繡行業開始日益受市場追捧。隨著消費需求的多樣化且個性化逐漸形成,刺繡行業出現明顯的分層消費格局,細分品類迅速發展,客戶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同時,刺繡的發展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過去比較注重實用,到現在對審美需求的增強,這對手工刺繡的藝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青繡在這種環境下要想打響品牌除了投入大量的設計成本外,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都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這也是一家兩家企業無法做到的。

縱觀市場,青繡這一繡種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幾年發展已經從本地人的生活中脫穎而出逐步形成商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但借著當下這強勁的發展勢頭,青繡品牌還有不少事要做,這就需要政府的頂層設計再將青繡發展“扶一程”,真正形成產業,通過品牌來提升文創市場的競爭力,讓青繡迎來一個新飛躍。

(責編:陳明菊、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