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河流、濕地密布,稱為“中國濕島”實至名歸。
雪山下的花海濕地。
藍天白雲下晶瑩剔透的“八一冰川”。
祁連山是多河之源。河流向南匯入青海湖,帶去了無數美麗的傳說。
崗什卡冰川。
濕地上,正悠閑吃草的羊群。
祁連山的七大河流是河西走廊及漠北的命脈。
彩雲下,祁連山內的大片濕地。
藍風吹皺碧水晶,翩翩鳥翼攜魚行。
祁連山孕育了豐富的冰川資源。
連綿雄偉的祁連山孕育了豐富的冰川資源,2683條冰川就是一個巨大的固體水庫、高山水塔、萬年雪源。在冰川、積雪融水和降水的作用下,祁連山形成了大片森林、草原、濕地等,起到了水源涵養作用。如此看來,將祁連山稱為“中國濕島”實至名歸。這座十分特殊的島,以其特殊的生態地位和氣候條件滋養著焦渴的西部大地。
祁連山的冰川雪峰是黑河、八寶河、托勒河、疏勒河、黨河、石羊河、大通河等七大河流發源地,是河西走廊及漠北的命脈,河流向東北進入河西走廊,成就了這條中國千年文明大通道。河流向西北注入極為干涸的柴達木盆地,極大地遏制了柴達木盆地的荒漠化。向南,匯入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為青海湖帶去了無數美麗的傳說。在祁連山的東南部,山地溪水匯聚成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湟水河,湟水河流經青海東部,滋潤著青海東部數百萬人民,孕育了燦爛無比的彩陶文化。
而且,這座濕島就如一道屏障,橫亙在騰格裡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中間,阻止這幾大沙漠連成一片,也把沙漠的肆虐攔在了三江源之外,所以三江源中華水塔的美麗才會存在,青海東部人口密集的區域也才能免受飛沙之苦。
圖片均為沈傳立 鮑永清 葛文榮 寧志浩 張洪軍 拉麻才讓 王偉才 雷生雲 趙金德 攝
在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摘自…【詳細】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詳細】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 8月27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關部門獲悉,柴達木盆地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爾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標志著該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境內,是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