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31屆“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活動拉開帷幕 9月28日,青海省第31屆“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活動在西寧野生動物園拉開帷幕,活動主題為“呵護萬千生靈 和諧自然萬物 共建美麗家園”,旨在宣傳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引導全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青海是我國許多珍稀瀕危物種分布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分布有各類脊椎動物605種,其中雪豹、普氏原羚、藏羚、野牦牛、黑頸鶴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5種﹔全省分布的野生植物約有2500多種,各類蘭科、冬虫夏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8種。…
超23萬隻!青海湖秋季遷徙水鳥數量創歷史新高 人民網西寧9月26日電 (楊啟紅)本網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獲悉,青海湖水鳥秋季遷徙期監測於近日完成,共監測到水鳥39種,數量達23.33萬余隻,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2%,青海湖秋季遷徙水鳥數量創歷史新高。 此次巡護監測到的水鳥以鴨類為主,共計20.03萬余隻,佔總數量的86%,其中赤嘴潛鴨12.07萬余隻、紅頭潛鴨2.31萬余隻、赤麻鴨2.03萬余隻、綠翅鴨1.11萬余隻、赤頸鴨1.01萬余隻、鳳頭潛鴨7300余隻、針尾鴨3900余隻、赤膀鴨3000余隻,赤嘴潛鴨成為青海湖秋季遷徙期絕對優勢種,佔總數量的52%﹔監測到青海湖主要繁殖水鳥普通鸕鹚5000余隻、鳳頭䴙䴘5000余隻、漁鷗1600余隻、棕頭鷗1200余隻、斑頭雁600余隻﹔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60隻﹔監測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天鵝27隻、黑頸䴙䴘22隻、角䴙䴘2隻,大天鵝遷徙期較往年有所提前。…
人民日報看青海:高標准建設 高質量保護 推動共建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 去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開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新篇章。一年來,國家公園建設在管理體制創新、嚴格生態保護、社區融合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積累經驗,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即日起,本版推出“美麗中國·國家公園設立一…
昆侖山下綠色新畫卷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是一座因石油而興起的城市,昔日肆虐的風沙和一望無際的沙漠,是人們難忘的記憶。多年來,茫崖人在這片蠻荒之地,克服重重困難,打造出片片綠洲,驅走的是“開車不過花土溝”的恐懼,帶來的是戈壁生態之城。…
荒漠貓“黃老太”定居西寧野生動物園 被救助的荒漠貓“黃老太”。 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供圖 9月22日,記者從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了解到,經過半年的治療和精心飼養管理,由該中心救護的老年雌性荒漠貓“黃老太”目前已基本恢復健康,定居西寧野生動物園。…
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9月24日,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在調研應急消防救援和氣象服務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從嚴從細從實抓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壓實消防安全責任,強化氣象服務保障,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來到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吳曉軍現場參觀消防裝備器材,看望慰問值班備勤人員,視頻連線一線執勤人員,詳細了解指揮系統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