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博物館30余項活動帶觀眾“雲享”視覺盛宴 人民網西寧5月17日電 (楊啟紅)本網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青海省博物館精心策劃了“線上展覽”“直播講座”,館長、專家、志願者、講解員“說”博物館的力量,博物館的力量之展覽策劃、文創設計、社教活動、新技術傳播、安全保衛等活動,邀請不同層面的社會公眾參與“博物館說”,通過多項業務活動,具體闡釋博物館在社會發展中的“強大力量”。 據悉,此次線上活動,青海省博物館共組織策劃了4大版塊30余項具體活動內容,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批次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及6·11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推送。…
見聞|西寧,因為有他們顯得更溫暖 5月15日的西寧,白天陰雨連綿,晚間迎來了城東區、城中區、城北區在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以外的區域,部分場所有序開放的消息。經歷了近10天的靜態管理,西寧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這屬實令人振奮。…
“八個一”促進市域社會治理走深走實 全國省會城市中唯一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示范地區﹔實施“八個一”工程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在全國率先實施社會治安分級評價機制改革…… 2015年至2020年,青海省西寧市連續6年在全省平安建設考核中位列第一。在去年12月召開的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西寧被授牌命名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
青海重拳“打拐”讓更多失散家庭早日實現團圓 5月12日,記者從青海省公安廳獲悉,近年來,省公安廳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反拐省級聯席會議牽頭部門作用,認真實施《青海省貫徹落實<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實施細則》和《反對拐賣人口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部署開展打拐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拐賣犯罪,取得了突出成效。 2021年,省公安廳成立“團圓”行動專班,加強信息核查、血樣補錄、精准比對、組織認親等工作,全方位發力,公布56個免費採血點,廣泛開展血樣比對工作,共比對13條信息,幫助找回13名失蹤兒童,其中最長失蹤時間達33年。…
文化新地標 為群眾帶來高品質生活新空間 5月6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西寧市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交流中心靜靜矗立在城北區門源路一側。碧空映襯下,以金黃色為主色調的建筑外立面搭配豎向咖啡色玻璃幕牆格外吸睛,庄嚴簡約的質感和文化厚重感扑面而來。…
5月16日0時至24時 西寧市新增3例無症狀感染者 人民網西寧5月17日電 本網從西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獲悉,5月16日0時至24時,西寧市新增3例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確診病例。治愈出院確診病例2例,解除隔離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0例。…
首次執行省外跨區域重大任務 日前,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開展“應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區抗震救災實戰化演習。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地震救援隊集結130名消防救援人員和46台消防車,奔赴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
青海省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獲批創建 5月16日,記者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為貫徹落實《關於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青海省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管理細則》相關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全省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為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平台,省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展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按照“遵循規律、質量第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統一管理、獎優懲劣”的原則,通過組織申報、相關部門及專家評審、現場踏勘、實地調研和綜合評選,經報請省政府同意,絲路(多巴)國際物流特色小鎮、青稞酒特色小鎮、三江源生態文旅特色小鎮、唐蕃古道·日月藏鄉風情特色小鎮、原子城紅色文化特色小鎮、格爾木國際陸港特色小鎮6個小鎮成功列為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按照相關程序和要求,會同省有關部門抓緊開展規劃評審、方案編制、項目申報、資金下達等工作,指導並督促各地持續做好特色小鎮創建工作,將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打造成產業特色鮮明、服務功能完善、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體制機制靈活、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小鎮,形成在全省范圍內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青海省完成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推薦工作 5月16日,記者從青海省委組織部獲悉,目前,青海省已完成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推薦工作,確定擬推薦7名個人和4個集體。 據悉,今年3月以來,青海省嚴格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要求,採取自下而上、民主推薦、層層把關、逐級審核的方式開展省內推薦工作,重點面向基層和工作一線,集體研究確定了擬推薦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