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管讲“消保”|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胡卫华

为进一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营造积极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指导,青海省银行业协会、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人民网青海频道联合出品的《金融高管讲“消保”》系列微视频正式上线,邀请青海辖内20家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围绕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强化“三适当”原则、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守诚信树形象,等等,从不同角度说消保、讲案例,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传递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营造“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良好氛围,让金融知识融入消费者生活。敬请关注!
2023年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根据监管部门及总分行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全面落实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推广与应用,将机制落实情况纳入“消保”工作考核中。年中,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召开了2023年金融纠纷化解及诉源整改工作推进会,会上不仅就各法院、青海省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青海省金融监管局消保处对金融纠纷化解、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诉源整改等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进行传达,而且进一步明晰了目前纠纷较多的银行卡业务、消费贷款业务的纠纷化解政策及业务合规要求,同时开展了金融纠纷诉调业务培训,确保金融纠纷化解及诉源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2023年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和青海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与帮助下,青海分行秉承“能调则调、应调尽调”原则,通过各渠道累计调解金融纠纷案件160余件,其中,通过调委会成功调解65件,调解金额724万元。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的两位员工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调解员”和“良好调解员”的称号,金融纠纷调解工作不仅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而且提高了金融纠纷调解人员工作的专业性,为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设立金融纠纷调解试点工作室打下了坚实基础,用过硬的政治品质、具有丰富经验的调解员,做好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宣传和引导,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履行大行担当。进一步强化金融纠纷源头治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调解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纠纷调解资源,加强与人民法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的沟通协作,有效开展诉调对接;全面做好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宣传和引导,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知晓度和信任度,让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金融领域得到践行发展,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发布2023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 人民网西宁3月14日电 为进一步加强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共同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促进全省消费维权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14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青海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2023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李某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案 【基本案情】 2022年7、8月左右,李某某于民和县川口镇川垣新区假日广场经营某小炒店,在明知罂粟壳系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情况下,将罂粟壳掺入汤料中卤肉,并对外销售给消费者食用。…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