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后,西宁有这些保障措施
人民网西宁1月7日电 (刘沛然)本网从1月7日召开的青海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新闻发布会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乙类乙管”的决策部署,西宁市围绕“保健康、防重症”,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举措,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作为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市人员数量相对多,人口密度相对大,在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西宁市着力从推进医疗资源准备、加大药品供应保障、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面、抓好重点机构防控工作、做好重点人员管理、抓好农村医疗保障、加强政策解读和健康知识普及7个方面抓实抓细工作落实,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其中,医疗资源准备方面,西宁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的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30家、发热诊室72家。扩容提升医院收治能力,配备医护1900余人,设置床位2000张,综合ICU床位168张,提升重症急救能力。组建多学科医疗救治专家队,建立市、县级医疗救治梯队16支560余人,累计开展各类医疗救治专业培训1.84万人次。
药品供应保障方面,西宁市投资3200余万元,储备应急医疗物资23大类316种,安排1000万元药品采购周转资金,多渠道全力加大采购力度,全力保障本地替代药品生产,优先保障医疗机构用药,全市药品供应紧张情况持续改善。目前,医疗机构及药店新冠病毒感染“四类药品”储备近100余万盒,基本满足全市近期用药需求。
老年人疫苗接种方面,西宁市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措施,确保“应接尽接”。截至目前,全市60-79岁人群和80岁及以上人群三针接种率均达到95%和93%以上。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已累计接种1.58万人。
农村医疗保障方面,西宁市成立16支70名由呼吸、感染、中医等学科医护组成的巡回医疗队,包片县区917个村,开展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主的疾病诊疗、用药指导、健康讲座等服务。组建市级医院巡诊服务小分队7支,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医疗服务体系。落实医疗服务“五包一”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县区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实现线上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已开展线上会诊、用药指导、健康监测、健康教育6000余人次。
政策解读和健康知识普及方面,西宁市通过官方媒体和主流网络平台推广、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解读最新政策,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科普宣传作品600余件。开通“西宁战疫帮忙”线上求助通道,积极解答政策、收集诉求700余件,及时跟帖回应网民关切5400余条,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持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国家发改委下达20000余万元助力青海推进以工代赈
- 人民网西宁1月5日电 (刘沛然、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前下达青海省2023年部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工代赈任务投资20815万元。 据了解,为尽可能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广泛吸纳当地农村低收入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根据青海省内各县(市)项目用工量及报酬发放测算,本批计划分解下达中央财政资金以工代赈任务投资20815万元,最低应发放劳务报酬4487万元,占中央衔接资金的21.56%,预计带动当地群众1948人实现就地就业增收。…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