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愁盼|噪音扰民 西宁有回音

“夜间施工声刺耳”“广场舞噪音扰民”“餐饮店噪音影响睡眠”……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噪音扰民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以来,一些青海群众留言反映身边出现的噪音扰民情况,相关部门及时现场查看并予以回应。
家住西宁市城西区的一位群众留言道:“五矿天地巷子内餐饮娱乐场所长期噪音超标,特别是夜晚超过23点至凌晨2点前,有噪音扰民现象。”该群众留言表示,天地巷子虽然是商业街,但周边有不少居民住户,严重影响居民身心健康。
留言与反馈截图。截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收到留言后,西宁市城西区生态环境局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要求相关餐饮店在经营过程中合理使用音响设备,严格控制音乐播放音量,避免音乐噪音对周边居民及商户正常生活和经营造成影响。
“一到傍晚,沈那遗址公园就会出现开着巨大声音的音箱唱歌的群众,严重影响休息。”家住西宁市城北区的一名群众也有同样烦恼。
群众留言反映问题并得到相关部门回应。截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得知群众这一急难愁盼后,城北区生态环境局安排执法人员前往沈那遗址公园宣传引导,向唱歌市民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内容,引导居民增强噪音污染防治意识,自觉降低音量,并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规范公园管理。
此外,家住西宁市城东区的群众也留言反映夜间施工来往的渣土车噪音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特别吵,经常被吵醒,无法入睡。”
群众留言并得到相关部门回复。截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对此,城东区相关部门对渣土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车辆双密闭平厢拉运,加强司机管理,要求驾驶员减速慢行,遵守交规,严禁鸣笛,猛轰油门扰民,防止再次产生噪音扰民问题。
下一步,城东区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辖区渣土运输车辆监管力度,要求司机在经小区、学校及设有减速带等区域时,要放慢车速、降低噪音、禁止鸣笛避免噪音扰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李晓南:奋力开创青海林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人民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林草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任务?青海将如何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李晓南:青海林草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林草工作提出的“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新要求新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实现林草植被覆盖度和质量明显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提高,生态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国家公园建设继续领跑全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共服务更加普惠,林草产业健康发展,“中华水塔”生态屏障坚固丰沛,奋力开创青海林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使命新任务,谱写加快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篇章的生动实践贡献力量。 人民网:新时代新征程,奋力开创青海林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晓南:具体来讲,一是切实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在推动现代化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上开创新局面;二是统筹实施重大林草工程,在改善人居环境上开创新局面;三是全力发展特色林草产业,在助推农牧民增收上开创新局面;四是依法依规保护林草资源,在全面保护资源安全上开创新局面;五是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在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上开创新局面;六是不断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体系上开创新局面。…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