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4家企业获“柴达木枸杞”使用权

原标题:青海4家企业
获得“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11月6日,记者从青海省林草局了解到,近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6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名单中,青海省都兰丰海枸杞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万里红绿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青海御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获“柴达木枸杞”使用权。并核准上述企业从今年11月2日起在其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上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截至目前,青海省已有18家企业获得“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不断推动枸杞产业提质量、上水平。出台《关于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编制《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措施,成立青海省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引领枸杞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制定《青海省有机枸杞标准化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枸杞有机栽培基地建设技术规程》《黑果枸杞有机栽培基地建设技术规程》《柴达木枸杞》团体标准等多项技术规程及地方标准,完成省级科技成果10余项,地方标准20余项,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全省枸杞种植总面积达到4.98万公顷,其中有机枸杞基地面积近1.33万公顷,青海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建成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组建有机枸杞产业发展联盟和协会,培育枸杞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国家级林下示范基地7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市场主体持续扩大。
青海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林草局将认真落实《关于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努力实现“一区双百四体系”的枸杞产业目标任务,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成中国有机枸杞产业先行示范区、建设6.67万公顷枸杞基地,年产值百亿元以上和建设严格枸杞产业保护体系、高效的枸杞产业经济体系、特色的枸杞产业文化体系和有力的枸杞产业支撑保障体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化隆黄河湿地迎来越冬大天鹅
- 优雅展翅、悠闲觅食……近日,黄河流域青海化隆段迎来首批越冬大天鹅,大天鹅洁白优雅的身姿在清澈的水面形成倒影,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生态画卷。2016年至今,黄河流域青海化隆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大天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前来越冬的大天鹅数量大幅增加。…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