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合作专题>>玛沁专题

玛沁县全力推动教育事业提质增效

熊国栋
2022年07月21日15:25 |
小字号

近年来,玛沁县坚持以“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经过不断努力,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思政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融通,常态化开展师生感恩教育活动,强化师生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定期组织召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及省州各类会议精神。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累计投入14.12亿元,全力推动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全力推进新时代玛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推进“双减”工作,今年,在青海省教育厅作业设计大赛中玛沁县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14名教师获得二等奖。始终将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创新异地办班、校长竞聘上岗、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划片区阳光招生、适岗竞聘教研员、“片区联盟”工作,以“六个创新”模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逐步实现“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2021年以来,向省内5个县区输送311名玛沁籍学生接受省内优质初中教育,面向全省公开招聘2名校长,竞聘4名基础学科教研员,划分县域中小学3个教育片区推行学校联盟,实行大武镇划片区阳光招生政策,合并大武乡两所寄校,成立县第三民族中学。严格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累计投入教育项目资金2.45亿元,实施教育类项目50余项,全县15所中小学基本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坚持党的思想领导,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召开加强学校党建思政工作专题会议,指导各学校切实发挥德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做到人员、课程、课时三保障,全面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校作风建设,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国家教材选用方向,积极开展政策引导、教材选用、教师配备、教师授课、教师培训等工作,持续跟踪问效教材推广使用,确保国家通用教材使用工作稳步推进。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扎实推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活用好用足群团阵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爱三有”“歌颂祖国、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感恩祖国”等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树牢广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持续优化组织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机制,教育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师生推进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请示报告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按照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激励机制、强化培训培养”措施,扎实开展“县管校聘”试点县工作,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持续提升教师待遇,全面提高全县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断完善控辍保学各项工作机制,实施“三劝两报”工作制度,大力开展学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教工作,累计落实学生资助资金2.99亿元。(来源:果洛州玛沁县委宣传部)

(责编:顾斐菲、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企稳回升!上半年青海省GDP同比增长2.5%
  人民网西宁7月19日电 (杨泽秋)7月19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上半年全省经济企稳回升”新闻发布会,据青海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易丰介绍,上半年,青海省完成生产总值168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全省经济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增长,新动能持续发展,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成效明显,民生领域保障有力,“四地”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第三届人才项目洽谈会将于7月23日至24日举行
  人民网西宁7月18日电 (刘沛然、实习生楼佳慧)本网从7月18日召开的第三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洽谈会将于7月23日至24日在西宁举行,部分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高层次专家人才、重点项目签约代表等将出席会议。 据了解,此次洽谈会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设置了“院士专家在青海”座谈会,邀请与会两院院士围绕“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建言献策;聚焦产业“四地”建设,设置了“第18届海峡两岸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与会院士专家围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及新材料”等专题开展交流研讨。…
天地交、万物通 让青海路畅、心更畅
  作为“两路”精神发源地之一,青海对修路这件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高寒、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下,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在这里修路是什么体验? 祁连山2号隧道全长6044米,是我国首条高原、高寒、高瓦斯、高硫化氢“四高”隧道,也是青海省公路建设头号高风险隧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