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建设青海特色化数字乡村 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2022年03月14日08:46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数字乡村是顺应政策、迎合时代背景的要务与大事。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强调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提出以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20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着力推进数字乡村的具体建设任务。青海作为民族地区,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样具有城乡数字鸿沟不断加大、农村老龄化加剧、老弱群体留守、乡村经济活力不足、农业生产生活相对落后等一系列乡村问题。建设数字乡村是有效解决乡村问题的手段之一,可以打通乡村信息渠道、连接乡村产业链条、开拓乡村市场、重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与空间、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从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青海特色化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青海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乡村发展要求积极部署工作,紧密围绕“网络强国”和“数字青海”战略制定了《青海省贯彻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数字乡村的建设目标。2020年9月,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和西宁市湟源县四个地区成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标志着青海省数字乡村建设进入了正式轨道。伴随着《青海省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方案》的出台,青海省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青海特色化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如何建成有成效高质量的数字乡村试点,并向全省乃至民族地区推广,需要在借鉴东部地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的具体省情,以绿色现代农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寻找新的思路和途径,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强化乡村振兴数字化支撑,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和农民生活的数字化水平。

  二、青海特色化数字乡村的内涵诠释

  特色化数字乡村中的“特色化”,是指要客观面对青海的具体省情,面对青海乡村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乡村的不同基础与特征,面对青海建设数字乡村的挑战与机遇,打造“切合实际、优质高效”的数字乡村。青海特色化数字乡村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数字乡村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发展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相统一。青海的数字乡村建设同样要践行绿色发展观,遵循“两山”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实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发展乡村经济的相得益彰。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利用好数字技术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对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农村污染物污染源进行全程全时监测,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对农村生态资源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更智能地推进农村污染防治、源头治理、生态功能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要紧密结合地区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环境特点和优势,选准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高原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特色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化发展,建设农牧业环境智能化监控,建立农牧业生产投入品和产品的电子追溯监管体系。

  2.立足农牧民现实需求的服务型数字乡村

  建设数字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农牧民生活更美好,因此数字乡村的建设要立足于农牧民现实需求,改善和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青海数字乡村的四个试点基本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从基础数字设施建设到数字设备的软硬件等都应该考虑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水平和语言限制,按照不同人群的特征精准分类,对于回乡创业、接受过教育的中青年居民,主观学习意愿强的群体通过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地区的数字应用能力,对于受教育程度低、老年人群体,应该提供简易便捷的数字智能服务,让数字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更有效力,让农牧民成为数字乡村的享用者和受益者。还要根据当地特殊发展情况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及乡村治理等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推进数字公平、服务公平。

  3.立足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文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的建设不是在冷冰冰的数字科技推进中忽视历史传统、“乡愁乡情”、乡风道德和精神文明等人文因素,而是助力乡村精神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一要开拓新时代农牧区文明实践的数字化平台,加快推进新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的助力,让青海乡村地域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活”起来,改变乡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与传播,重塑青海乡村的核心价值和文化自信,构建乡村的情感共同体。二要借助数字和网络的力量,围绕理论宣讲、扶弱帮困、科技推广、文化活动等方面引导各族群众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乡风,深化农牧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立足特色产业发展的电商数字乡村

  农村电商是数字乡村的一个重要建设内容。青海省正在扎实推进产业“四地”建设,在这一大好机遇下,将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与建设数字乡村和发展农村电商相结合,将给青海带来更多的福祉与市场红利。自2015年青海省全面启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以来,到目前全省已经初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村落的三级物流支撑体系,截至2021年6月,全省41个县(市、区)相继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已建成36个国家标准的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织网连片,特色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青海特色化数字乡村建设,要让青海的优质产品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纳入电商体系,更加积极促进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把农牧区乡村打造成农畜产品销售的主战场,变过去被动的等待式销售为主动的宣传推广和搭建销售网络,提升青海农畜产品“青字号”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青海的农畜产品销售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青海特色化数字乡村建设的着力点

  1.抓试点、重推广

  从目前青海四个数字乡村试点的建设工作抓起,集中发力,做出特色。试点是数字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示范引领和典型代表,要采用“做透一点,以点带面”的方法,首先立足已有优势,针对试点县域、乡村的特有资源、优势产业、传统文化等进行提炼与设计,尤其是与优势产业的结合是一个建设重点,要探索特色主导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切忌互相照抄模仿,在具体的体系平台、技术应用、组织保障、政策制度、管理水平、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提升试点示范效果,再将试点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带动全省。

  2.强基础、补短板

  青海建设数字乡村还存在短板,我们要着力补上。一要补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针对乡村数字信息硬件设施相对不足、数字信息软件应用水平不高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强农村宽带互联网建设,实现光纤入村全覆盖,继续加大移动网络基站建设。二要补物流的短板,利用和整合邮政、供销社、快递等现有的商贸物流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完善从乡村为起点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改善镇村道路交通条件,降低农牧区的物流成本。三要补农业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和经济信息数据的短板,完善数据收集方式,打通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互通交流。四要补农业经济组织的短板,针对农牧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培训、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加大农业经济组织的作用力度。五要补农牧民群体的数字化接受与使用能力的短板,大力进行培训教育。

  3.谋合力、促发展

  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要充分凝聚政府、企业、农牧民等各方的合力,共促建设与发展。作为政府要明晰角色,不能缺位和越位,要重点为数字乡村建设解决在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平台建设、组织保障、政策制度、管理水平、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金融政策规范数字乡村发展环境和激发新的发展动力。作为企业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中,政府要激励和引导更多农工商企业、金融资本以及更多专业人才投入其中,吸引更广泛的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让数字乡村建设更加高效和有活力。作为农牧民要成为数字乡村的主人翁,政府要帮助农牧民树立“乡村振兴靠大家”的理念,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数字教育培训,提高数字素养,真正享用好“数字红利”。

  4.兴文化、展形象

  数字乡村建设中要能展现青海本土乡村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同时提升乡村文化整体发展水平。一要加大对青海当地乡村文化的细致调研和深入挖掘,对当地乡村的历史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保护、补充和创新,并建设好青海特色乡村文化产业。二要以数字化助力打造青海省优秀文化品牌,将各种文化资源数字化,实现数据资产化、管理信息化,着力将省内的优秀文化资源打造成凸显青海特色、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青海文化资源的知名度。

  5.重培训、育新农

  青海城乡数字鸿沟,除了受经济发展影响带来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差距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形成因素就是青海处于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数字化的接受、鉴别和使用能力有限,因此在建设数字乡村时要注重提升农牧民主体的数字素质。一要培养广大干部群众对数字化的感知和共识,养成数字思维,积极使用数字化方法和工具,探索乡村数字治理的新模式,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二要积极创造条件,将互联网、数字化知识和现代经营技能纳入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牧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三要发挥人才作用,通过高职院校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号召更多能人回村,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基层创业者、退役军人这三类群体的积极作用。

  (作者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西部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 ( 21XMZ038 ) ;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在青海的实现与路径研究(20012) )

(责编:陈晶、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世界屋脊看长城
  人民网西宁3月9日电 (张皓芃)青海省明长城始建于明代中叶,全长约363千米,是以明代西宁卫为主体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其主要分布于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互助县、海南州贵德县、海北州门源县等12个县(区)境内,总长363千米,共有敌台10座、烽火台115座、关隘4处、城堡46座。…
官方回应|这座隧道何时通车?
  “海东市循化县巴燕镇至金源乡的道路可谓是青海省出了名的坑洼路,短短几十公里的路要花两个小时,金源山上的路更是极具挑战,每次雨雪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行驶……”2022年2月24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青海省海东市委书记留言表示,为了能替代这段路,金源隧道通车是全乡群众期盼已久的事,并希望隧道能早日通车。 截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海东市相关部门在收到群众留言后,责成化隆县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对留言进行回复,在回复中明确金源隧道3月10日组织召开复工会议,计划隧道正式通车时间为6月底,7月初。…
张周平委员:规划建设中国西部绿色能源典型示范区
  我国西北地区光、风资源富集,可供建光伏、风力发电的土地较多,风电、光电发电量占比已达西北总发电量的20%左右,特别是青海,风电、光电发电量占比达30%以上,发展前景良好。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主委张周平认为,由于可利用水电资源较少、水电站规模小,受水光容量配比限制,丰富的风、光、热电能难以依靠水电平衡形成绿电得到利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