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州县动态>>海西>>魅力新乌兰

乌兰县:引领乡风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02月18日09:20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乌兰县着力提升社会风气,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不断加大对陈规陋习的治理,有效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文明实践进村镇、进农家,引领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注重思想引导,坚持常态培育。近年来,乌兰县积极开展“一号文件”宣讲、“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文艺演出、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宣讲等活动260余场次,持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群众弘扬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振兴的知晓率、参与率。

精心选树培育,强化典型带动。积极开展典型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个人先进事迹云展播活动,营造全社会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近几年来,共推荐中国好人榜、最美青海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道德模范32名。举办文明单位道德讲堂专场演出2次,累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700余场(次),展播先进事迹120余期。同时,关心关爱各级道德模范,利用春节、端午、七一等节日节点开展慰问志愿服务活动,共慰问46人。

完善管理机制,维护公序良俗。积极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制定完善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并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进一步强化村民道德规范建设,倡导厚养薄葬、喜事简办新风尚。2021年全县38 个行政村、6 个社区完善公布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44个,全县评选移风易俗示范村5个,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生动局面逐渐形成,乡风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建强文明阵地,开展志愿服务。建成4个镇级文明实践所,44个村(社区)级文明实践站,实现了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大力发展农村志愿服务,倡导“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积极开展各类助农爱农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兑换物品”和“移风易俗承诺践诺”活动,树立积极向上、善良淳朴的文明新风尚。文明实践阵地拓宽了村民生活场所,丰富了村民生活。

倡导移风易俗,助力文明乡风。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推动移风易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认知认同。在重要节日节点前下发《关于文明健康过节的倡议书》《乌兰县关于寒衣节文明祭祀的倡议书》等,倡导文明健康过节,弘扬文明安全绿色祭扫新风。把各村(社区)建立“一约四会”纳入文明村创建、评选及考核内容,作为重要测评指标。下发《关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通知》,将红白理事、道德评议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进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生活方式。注重氛围营造,紧贴村风民风,结合地方特点,打造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道德风尚等多方面内容的文化墙、文化栏100余处。利用村村通“大喇叭”、乌兰发布视频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道德风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画面,推动群众随时随地感受文明熏陶、接受道德教育。

丰富文化活动,满足群众需求。通过“讲、评、议、帮、乐、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建党百年文艺汇演”“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活跃农村(牧区)的文化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利用春节、中秋节和“赛马节”“祭火节”等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节庆组织开展社火汇演、戏曲进乡村、“激情乌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文化大篷车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活动400余场次,覆盖群众10万余人次。各实践所(站)持续开展文化演出、法律咨询、疫情防控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4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1万余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使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乌兰县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乡风民风更文明,人居环境更美丽,文化生活更富盈,让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和满足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乌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责编:马建辉、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