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履行专门协商机构职能 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写在青海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召开之际

马 暾
2022年01月19日09:43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2021年,青海省政协以服务青海省“十四五”开局起步为主线,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履行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坚持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为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和“四地”建设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履职答卷。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努力将青海省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高度。省政协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做好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各项工作,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海的重大使命任务落地生根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这一年,省政协紧扣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大主题,组织开展了16次重点协商议政活动、7次对口协商,广泛开展了提案办理协商和立法协商,协商议政成果多次得到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已纳入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中。

这一年,省政协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以全省政协系统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取得重要成果,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名额增加2384名,专委会设置更加规范、界别设置进一步优化,8个市州政协均设立文史馆,积极推进协商议政服务中心、委员履职服务中心建设,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政协联络组,政协组织和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政协系统的整体效能得到更好发挥。

突出政治引领 把牢“专”的方向

突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建立健全理论学习机制,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依托委员讲堂、委员读书活动等平台作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忠诚教育和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委员、机关干部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着力强化党建工作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紧盯实践所需加强政协宣传思想和理论研究工作,召开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举办“深入贯彻新阶段新部署新要求,推动全省政协工作创新发展”主题理论研讨会,为全面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在全省政协系统深入开展“学习领袖思想,争做责任委员”主题实践活动和“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为开启新征程凝心聚力”主题履职活动,用情用心画好新青海建设的最大思想同心圆。推动形成了机关党组“双建双强”、提案委员会分党组“党建+提案高质量”等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

紧扣中心大局 提升“商”的水平

推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年内致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上,青海有哪些新作为”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 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青海高原文明新高地”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针对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施工场地扬尘控制、退化草场治理、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等情况开展各项协商议政活动,持续为青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着眼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青海如何更好适应新发展阶段,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等议题进行专题协商,就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等进行对口协商。同时,借助全国“两会”和区域性协商平台,通过提交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为青海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在推动青海更好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紧扣民生福祉改善。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持续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凝聚共识。综合运用民主监督、双月协商、对口协商等形式,就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加强团结联谊 提升“聚”的实效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大团结大联合功能,持续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凝聚共识平台,促进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通过人民政协制度运行、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更好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

立足人民政协作为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优势,团结引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通过政协平台建言献策。2021年,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提交提案123件,会议发言54份,报送社情民意信息94篇,参与联合调研14次,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政协民族宗教工作,围绕民族地区特色村落建设、发挥宗教团体作用、在青海省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开展履职活动,为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献计出力。积极为港澳委员履行职能搭建好平台,通过组织主题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和视察调研,厚植爱国情怀,激发报国之志,有效发挥了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

注重整体效能 激发“干”的活力

聚焦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定位,把政协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抓好政协履职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年内研究出台协商议政工作规则、协商议政活动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委员学习培训的意见、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建设,制定加强改进专委会工作和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专委会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机制,更好发挥其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持续推进委员工作“四个一”活动,制定实施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实施意见,明确履职责任,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突出委员服务管理工作。年内首次开展以委员自我教育为主旨的集体视察,实现感受成就和引领界别群众相促进。创新设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四个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开展各项履职活动,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

强化政协系统上下联动,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三年行动,集中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生态保护的难点热点问题,提高了全省政协整体履职效能。密切工作联系与协作,年内通过召开全省政协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观摩总结会、全省市州政协主席座谈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工作交流会等,及时总结交流履职的鲜活经验,有效推动了青海省政协系统各项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责编:陈晶、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十四五”青海将推进一批重大水源和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
  人民网西宁1月18日电 (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近日,《青海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印发,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从顶层设计开始,抓紧推进一批重大水源和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青海省水利现代化进程。 优化水网工程与水资源配置。…
青海印发四项标准 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
  人民网西宁1月17日电 (张莉萍)1月17日,本网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规范》《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技术规范》《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监测评价技术标准》四项地方标准已于2021年12月25日正式发布。 据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局局长张德辉介绍,《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基本指南,是编制和审批青海省自然保护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和初步设计的参考依据;《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规范》规定了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特许经营空间许可、行为规范、产品准入、运营资格、收费标准、基础设施、安全监管等技术要求,指导特许经营有序、有效、合法、合规开展,为公众提供优质体验服务;《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技术规范》明确了自然保护地的范围区划、功能区划和分级分类管控要求,明确了保护地的区划所需本底资料、区划流程、功能分区等规则,提出了与上位规划、社区发展统筹考虑的规划技术要求;《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监测评价技术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监测的设备选型、技术方法、监测内容和考核评价的主要技术要求。…
青海力争2025年每县成立一所自然教育学校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张莉萍摄 人民网西宁1月17日电 (张莉萍)1月17日,本网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省将力争到2025年,建成青海省全民自然教育基地网络,原则上每县依托一所学校,成立自然教育学校;到2030年,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相对完备的青海省自然教育体系,将自然教育培养成青海省重点生态文化品牌,促进自然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