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
——青海省政协系统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综述
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有新样子。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政协工作水平无疑是“新样子”的最直接体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国政协和省委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省政协党组决定从2019年至2021年在全省政协系统开展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青海省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
三年来,全省各级政协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政协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紧扣中心工作开展协商议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基础工作,推动青海省政协系统各项工作持续提质增效,较好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有效落实
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引领政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和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州党委也相继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全局性、引领性的政策文件,从党委层面加强党建引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顶层设计。全省各级政协党组自觉肩负起党建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政协党的组织体系和党建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健全,政协各级党组织、党员委员和履职活动中成立的临时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好,切实将党对政协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了实处。
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党组先后出台《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政协重点提案规定》《青海省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等15项具有引领性、指导性的文件。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设立专门委员会分党组,调整优化机关党支部,建立党组成员、分党组、党员委员的联系机制。指导市州政协成立机关党组,全面落实全体会议、视察调研、集中培训时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委员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把党的领导融入协商议政各环节。各级党委定期听取政协党组汇报,研究部署政协工作成为常态。
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定有力
建立完善了具有政协特色的理论学习和政治引领的制度机制,在全省政协系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连续两年开展“学习领袖思想,争做责任委员”学习实践和委员读书活动,开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为青海建设凝心聚力”“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为开启新征程凝心聚力”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开展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委员讲堂、政协委员面对面访谈等理论学习宣传活动,既加强政协机关党员干部、政协委员的理论武装,也注重面向界别群众强化经常性思想政治引领。充分运用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界别联合调研和委员视察等实践载体,潜移默化将思想政治引领和凝聚共识融入日常工作中,在调研、视察、协商中组织委员学习相关政策理论,通过协商讨论增进共识,努力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省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人民政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强化。
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全省各级政协始终坚持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定位,高度重视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的作用,坚持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创新协商形式、丰富协商内容、完善协商程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不断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和水平,取得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履职成果,为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省政协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以议政性常委会议为龙头,双月协商、主席民主监督、四级政协委员联合视察和界别联合调研为支撑,若干次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的重点协商议政格局。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政协工作水平。三年来,省政协围绕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等10余项课题资政建言,认真抓好生态环保方面的9件重点提案督办工作,为助力出台《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基本思路》等一批重要文件贡献了政协智慧。各市州政协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协商议政,形成了一批有价值、可操作的建言成果。聚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出台《关于提升民族宗教界委员履职效能的意见》,围绕国家民委与青海省政府签署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合作协议贯彻实施情况以及宗教事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四级宗教界委员联合监督视察,民族宗教界委员促进团结维护和谐的有效做法得到全国政协充分肯定,在地方政协系统进行了推广交流。2020年,省政协重点协商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协商成果批示数量稳步增加,基本实现了协商议政报告件件有批示、事事有回音的目标。市州协商次数成倍增长,县区政协落实了协商议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
三年来,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优势不断强化。各级政协把凝聚人心、增进共识、促进团结作为履职重要内容,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注重发挥医疗卫生界、民族宗教界以及港澳委员的特殊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政协各个界别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不断汇聚起了新青海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基层政协工作进步明显
省政协认真履行指导基层政协工作的职责;各市州及县区政协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加强政协党的建设、严格理论学习、规范协商工作、增强履职能力、推动协商民主向乡镇延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推动解决长期困扰基层政协的“两个薄弱”问题有了实质性进展,基层政协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全省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推动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全省州县两级政协共增加委员名额2386名,实现了县级政协委员乡镇全覆盖。委员队伍明显年轻化,学历层次显著提高。界别设置更加优化,各市州和县区政协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界别,为切实加强界别工作、开展界别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稳妥推进专委会机构的增加、合并、调整工作,专委会设置不规范、不合理、不统一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工作力量得到强化,通过设立文史资料馆、协商议政服务中心、委员履职服务中心、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解决工作人员,进一步缓解基层政协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乡镇政协联络组建设稳步推进,已在全省23个县所辖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了政协联络组,有效打通了基层政协委员履职服务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在协商民主实践中,各市州政协也“蹚”出了一条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社会治理相融合的实践路径。黄南州政协率先在全省政协系统形成了州、县、乡三级“委员联系群众示范工作站”“委员联络办公室”等委员协商议事格局。数百个覆盖县、乡镇、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请你来协商”“家门口协商”等基层协商活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海南州政协主席才让在经验交流时说,发挥人民政协“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的政治优势和独特功能,着力搭建“1244+N”协商议事平台,形成了以党委领导为保证、政府支持为关键、政协统筹为基础、委员和群众参与为根本的常态长效、立体贯通协商议事格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