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预计今年粮食总产达109万吨
2021年12月18日09:28 | 来源:青海日报

12月5日,记者在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深刻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重要意义,坚守粮食安全底线,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据统计部门预计,今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2万公顷、粮食总产达109万吨,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预计全省油料总产30.12万吨,蔬菜总产152.49万吨,保障了粮食安全,加大了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
稳政策、扩面积、增产量、保供给、促增收。据了解,今年,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任务20万公顷,全省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较行动实施前减少40%和30%,完成全膜覆盖栽培技术6.6万公顷,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专项整治,全面摸清底数,边摸底,边整改,稳定了粮食生产。同时做好“互联网+”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应用工作,积极主动同市场与信息化处协调沟通,对涉及的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上农情、植保、土壤等板块,做到了培训、旧数据导入、新数据填报、应用、更新等工作,夯实了数据基础。
在此基础上,省农业农村厅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组织开展了“六抓”百日督导活动,打通政策落地“一公里”,协调解决群众在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广大农户科学种田。联合市场监管、供销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加大商品有机肥抽检频次和跟踪力度,确保了农民适时用上放心农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扩大冬小麦和二茬复种面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努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责编:陈明菊、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大通、平安两地登上水利部“红榜”
- 人民网西宁12月17日电 (杨启红、谈林明)近日,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平安区登上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据了解,大通县通过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合县情实际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创建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维养结合的工程管护模式,提升水库管护效率和质量,组建高效稳定的水库巡查管护队伍,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提高管护效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