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滩上的绿色“魔术”

程宦宁 洪玉杰

2021年06月22日09:54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日报记者 程宦宁 摄

  在海拔2900米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德吉滩,当地群众种了40多年的树,可依旧没有改变这里的“容颜”。

  但是2020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捐资1500万元,省林草局配套200万元,共计投资1700万元的太保公益林项目落地德吉滩。

  一株、两株……在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的努力下近5万株苗木,擎起66.6公顷生态公益林,成活率高达95%以上。

  6月,站在德吉滩旁的祥和塔上举目远眺,青海云杉相连,河北杨、塔青杨叠翠,山杏、丁香、榆叶梅、乌柳郁郁葱葱……上千亩生态公益林正茁壮成长。

  “以前的德吉滩,就是一片大荒滩,遇上大风天气,漫天的黄沙遮天蔽日。德吉滩靠近恰卜恰镇,镇子的街道上满是沙土。现在,德吉滩满眼绿色,成了恰卜恰镇最美的生态景区。”在德吉滩太保公益林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正在灌溉苗木的索尔加村村民才让说。

  那么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是通过什么“锦囊妙计”在德吉滩上演了这一出绿色“魔术”?

  时间回到2020年4月下旬,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的项目团队进场,看着眼前的荒滩,整个团队犯了难,风沙大、土地贫瘠、植物难以生长。

  越难的问题摆在眼前,大家越是想尽方法去解决,把精细化管理的劲头用在这片公益林里,从土、肥、苗、水四个方面严格把控。土壤碱性大,就用硫酸亚铁改良;土层薄,就采取综合配套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苗木成活率低,就甄选健康苗木,加大土球尺寸,缩短运输过程,并确保苗木从起挖到种植不超过24小时。

  项目团队还建设下凹式蓄水池用于灌溉,把控浇水时间并标记灌溉日期,避免重复灌溉和漏浇。通过融入上海元素等,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树种,项目区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配置模式,打造疏密变化、层次鲜明、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景观绿地。整个配置兼顾了绿地内各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又丰富了季相变化,使整个绿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这一场绿色‘魔术’改变的不仅仅是共和县的生态环境,还为当地百姓创造了绿色财富。为当地建档立卡户和群众创造工作机会、实现就业扶贫,探索出了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和宝贵经验。”海南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何香龙说。

  共和县恰卜恰镇索尔加村原本是个贫困村,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家庭就业和收入打了折扣。项目团队以建设公益林为契机,与索尔加村贫困村民结成帮扶对象,带着三分之二的村民加入施工,并教会他们实实在在的园林施工养护基本技能。为此,州林草局和索尔加村村委为上海建工园林集团颁发生态先锋和扶贫致富锦旗,来表达他们无私援建的感激之情。

  索尔加村村民旦增尼玛有感而发,“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最关键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园林手艺,能为家乡的美化绿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感觉非常幸福。”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