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展新颜

2021年06月18日09:35  来源:青海日报
 

  “我在家门口上班,年收入能达到3至4万元。”

  “我当上了合作社的放牧员和生产经理,去年的收入分红加劳务工资,有14万元。”

  “女儿是护林员,每月收入1700元,老伴是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收入500元,还有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分红。”

  ……

  这一幕幕,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小康路上结出的一个个硕果,是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海北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凝聚逐梦前行的力量。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党建引领,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海北州在选任支部书记时,坚持标准,让好书记“当家带路”,坚持选出一批“心眼好、脑子活、胆子大、手脚勤、能吃亏”的村支部书记。着重考虑年轻群众,学历也成为能否胜任村干部的重要标准。八宝镇大专学历的村干部超过60%,年轻干部带来新思路、新风气,敢想敢干,为村子今后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需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创建与完善。从党员积分制,到道德红黑榜,海北州不断创新党员管理模式,从教育党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支部力量。与此同时,加强各村支部阵地建设,从党员活动室到村级服务中心,支部阵地功能越来越完善。坐班制的加入,村干部工作日必须到村部办公室坐班履职,处理村内大小事务成为常态。并通过党规党纪共同配合,形成全面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制度组合,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基层干部领导能力。

  多措并举,激活内生动力。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要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必须提升群众的参与主动性。通过村民议事大会等平台,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群众间的交流,让群众说出自身的需求和意愿,动员群众投身到村子发展中。通过党员先锋队,整合各村党员、致富能人等力量,让村民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逐渐形成有事好好说、有事共同议、有事大家办的良好氛围。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