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渠 致富渠 精神渠

洪玉杰 栾雨嘉

2021年06月17日16:23  来源:青海日报
 

  鸟瞰同德县巴沟乡。青海日报记者 洪玉杰 摄

  有人说,这是一条团结渠,总长32公里,208条支渠,近6000余名各民族群众同心同德,历时3年,灌溉面积近2700公顷,彻底解决了周边14个村的人畜饮水和耕地灌溉问题;

  也有人说,这是一条致富渠,通水45年来,共引水约10亿立方米,增产粮食2.1亿千克,从单一的种植小麦、马铃薯开始向多元化油菜、豆类、蔬菜栽培及植树造林转变;

  更有人说,这是一条精神渠,虽然工程谈不上浩大,业绩也算不上丰功伟绩,但过往的光荣岁月犹在眼前,山河为碑,人心即名,体现的是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里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其人性光辉、精神力量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震撼远远超越了开山凿渠的惊心动魄。

  它就是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的团结渠。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九曲黄河虽在这里打了一个弯,但在同德县这片高大陆,并没有因母亲河的环绕而拥有太多的资源禀赋。巴曲河是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流经同德县境内78.6公里,长期以来是同德县城生活必须和居民饮用水水源地。

  然而,由于巴沟乡地形东高西低,海拔2680至3100米,尽管山谷下是奔腾不息的巴曲河,但巴沟地区尕哇麻、上下尕毛其、上下阿格、班多、团结、卡力岗等14个村庄与河水之间的垂直落差有400多米,导致了村民们祖祖辈辈“守着河水没水吃”的窘迫。人背牛驮,或是设栅堤水,多年以来,巴沟乡人以辛勤劳动始终努力追求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朴素愿望。

  今年52岁的切太加是同德县水管所农牧和水利综合服务中心职工,在他的回忆里,巴沟乡作为同德县唯一的农业区,由于缺水、干旱,粮食产量提不上去,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雨量大的时候,农民们能浇上水,没有雨时就没法浇水,亩产粮食都达不到200斤。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73年,巴沟全乡6000余名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经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要想引水入村。

  那是一个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十分匮乏的年代,甚至连钢钎、镐头、抬筐、抬杠等简单工具也很缺乏,整个工程建设除三材费用和主要建筑物所需技工工资及机械使用费由国家投资外,绝大部分由当地群众筹资筹劳完成。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时为了激发参与施工的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6000余名群众卷起铺盖、背起锅碗、扛着铁锹,自发搬到巴曲河畔修建团结渠,渠道施工沿线插满了鲜艳的红旗,激励着大家勇往向前,手上的水泡起了又破,破了又起,却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党员干部带领下,各族群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缺少人力,妇女和老人接上去;运力不足,数千人排成长龙接力传递。为将一处处水源引往山间的村里,前赴后继的平凡英雄腰挂绳索,硬生生开凿出涵洞与沟渠,为自己的家乡带来了流淌的希望。

  “凿”出一个新天地

  啃下这块硬骨头!艰难而又充满期望的3年,在疾驰的时间流中坚定地挺进。

  3年后,这项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水渠修建完成,在通水的那一刻,所有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变劣田为良田的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巴沟乡14个村村民的心中。

  修建团结渠工程共削平了多少座山头,挖砌土石达多少万立方米已经无从查证,但是团结渠彻底改变了巴沟乡14个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总长32公里,有208条支渠,每个村至少有4条水渠,总灌溉面积近2700公顷,成为同德县最大的灌溉区。因渠是14个村的村民投入力量修建的,所以起名团结渠,这里有很多团结向上、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故事感染着后代。

  上阿格村地形复杂,想要村里有水就得从山上修渠,山上施工很难,经过水利部门技术指导,设计渠面宽度等,终于修建了几条绕山而下的水渠。在位于山脚下的上卡力岗村修建了卡东提灌站,通过4条105米长的管道将提灌站的水抽到山上,经过26公里的支渠,浇灌班多、本龙、卡力岗等6个村1460多公顷的耕地。

  同德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邰忠东回忆,团结渠工程当时属“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这无疑造成了工程设计标准低,设计不完善,施工质量差等后遗症,给工程的正常运行留下缺陷和不便。

  时至今日,团结渠通水已经过去了45个年头,但工程仍在继续,资料显示:

  1976年,长32.1千米的干渠通水;

  1991年,总长32.31公里的37条支渠陆续竣工;

  2001年开始大规模维护;

  2010年至2012年渠道加宽;

  2015年,工程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全面竣工。至此,以团结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

  2017年至2018年,团结渠延伸到了巴沟乡偏远的加日亥村,全部实现稳定灌溉。

  长期以来,团结渠的灌溉工程始终滋润着这片土地,与生态保护并重。“原来这些地方都没什么植被,现在已经种上树了,而且长势很好。”邰忠东指着灌区周边郁郁葱葱的林木向记者介绍,为改善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团结渠所能灌溉到的地区,群众都会自发的植树造林,并且将造林种草范围由灌区向周边推进,大幅提高了当地植被覆盖率。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

  在巴沟乡,很多人都说团结渠是一个写满初心的地方。

  从空中看,蜿蜒的山路如一条长龙,与远山间缓缓流淌的团结渠遥相呼应。

  时隔45年,当年的凿渠队员们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每每提到这份坚定的初心,说起无畏的口号,他们的眼睛里依旧闪着年轻时的神采。

  袁有彪是当年的修渠人,也是今天的护渠人。每每走在团结渠平整的渠岸上,望着那一渠缓缓流淌的渠水,脑海里总会闪现当年热火朝天的情景。“当时我只有14岁,每天每人必须要挖够6米渠道,由于年轻没有力气和技巧,当所有大人们都在吃中午饭的时候,我还在挥舞着铁锹在挖水渠,真的苦呀!”袁有彪说。

  如今,团结渠的修建使得巴沟乡得到更好的发展,村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依靠团结渠,村民有种植青贮玉米的,有发展乡村旅游开民宿的,有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养殖业的,团结渠不仅仅是一种向上力量的,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天地未变,山水依旧,还是那片地,还是那些人,或许是现在水利工程的显著成效,农牧民群众多元发展的选择,或是随意都能看到洋气的小轿车,坚实的水泥路,打开水龙头都是“白花花”的自来水的优越生活,人们对团结渠的迫切需求有所淡化。但在同德县,在巴沟乡,在14个村村民心中,团结渠从修建开始,就是一条闪耀着奋斗和梦想之光的河流。

  没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但不意味着没有优越的发展潜能,更不意味着没有优越的发展动力。科学规划是引领科学发展的罗盘,当饱含辛苦汗水的团结渠日日夜夜奔腾不息,我们依旧能从干部群众“新与旧”的对比中,感受变化,寻访嬗变精髓。

  黄河水无言,团结渠有声。借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契机,同德人民不断赋予团结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不仅创造了青海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同德模式”,更描绘了同德儿女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壮丽画卷,实现了同德由贫困到脱贫再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

  可以说,团结渠,既是发展历史答案,也是同德时代考题,作为同德县巴沟乡14个村精神的象征,团结渠不仅有艰难困苦的过去,更有充满辉煌和荣光的未来!

(责编:杨玥、刘沛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