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奏响“全面小康”幸福交响

2021年06月12日09:38  来源:青海日报
 

辽阔的海西大地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挺进的道路上奋勇争先。 通讯员 巴图那生 摄

  初夏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微风荡漾,杨柳吐翠。八百里瀚海戈壁,源自亘古的严酷自然环境,在曾经塑造了“柴达木精神”和“两路精神”的同时,也为柴达木人的精神家园注入了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秉性。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这种秉性融合到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之中,已经显化成一种信念和力量,以潮涌拍岸之势,在海西州的辽阔大地席卷开来,产生了空前的活力。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全州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瀚海戈壁砥砺奋进如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循环经济,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为青海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提供了遵循。

  顺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潮,海西州选择与生态建设相向而行的产业,推动现有产业向高质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找准定位和方向,以十足的紧迫感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实现融入国家战略的高质量发展。

  在欧洲下一场雪,或许与海西有关。因为欧洲所用的融雪剂,可能是由海西纯碱企业排放的废液为生产原材料制成的。

  出德令哈市区南行数公里,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处在工业园的戈壁一隅。跟随公司董事长邓良明,来到一格格清澈见底的废液自然蒸发池边。邓良明手指蒸发池说,这些都是从“两碱”企业排出来的废液,顺着专设的管道输送到这里,经过自然沉淀晾晒,就成为他们的生产原料。

  眼前的蒸发池,在将废液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后,析出的氯化钠,作为原料可回输到纯碱生产企业,进行再次循环利用。而经过蒸发浓缩、烘干提纯、精深加工等环节制成的氯化钙、氯化镁产品,又可作为融雪、石油勘探、化工等行业原材料,进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同金峰实业一样,青海西部镁业公司的原料场上,被称为工业垃圾的水氯镁石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生产车间,转眼变成了市场上抢手的氢氧化镁等耐高温材料。

  “这条年产15万吨氢氧化镁生产线,每年将吃掉150万吨水氯镁石。”西部镁业项目部总经理助理严虎说:“通过政府搭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化钙蒸氨废液,再次输送到金锋实业生产优质的无水氯化钙产品,再将产生的冷凝水回收利用,实现了蒸氨废液的循环利用。”

  一端是发展所需,一端是“在保护中发展”,海西用实际行动破解了这道绕不过去的难题。在“变废为宝”中,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乡村振兴,

  奏响高品质生活“新序曲”

  眼看今年的旅游旺季就要到了,位于海西州东部的乌兰县茶卡镇上十分热闹。家住茶卡村的施玉萍和村里不少村民一起,在家里盖起了新房。依托不远处的盐湖资源,家庭宾馆、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个小镇上。

  2015年,随着一张“中国最美天空之镜”的照片爆红网络,茶卡由从前“门前冷落车马稀”迅速蜕变成“人生必去的地方之一”的网红打卡地。

  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照亮了茶卡镇的建设之路,以此为品牌,带动起茶卡这座古驿完成了向新型城镇的嬗变。持续数年的茶卡盐湖旅游“井喷”之势,带动了茶卡镇与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卡镇市场主体从以前的规模迅速递增到558家,全镇围绕旅游从业商户占到80%以上,直接带动就业逾千人,间接带动就业3千余人。“景镇联动”和软硬件的巨资投入,使茶卡镇收获了“国家特色小镇”“中国最具文化价值的特色小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等多项国家级桂冠。

  走出靠盐产业、盐文化支撑起来的茶卡镇,沿路西进,去往青海惟一的哈萨克族村落——马海村。

  马海村的哈萨克族群众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青海海西迁回新疆后,又从新疆迁回青海海西。2002年底,国家先后投资2700万元,在如今的柴旦镇马海村实施了包括定居点建设、水电路设施建设在内的安置工程,并为83户哈萨克族群众划拨了1.8万公顷草场,453.3公顷耕地。

  刚到马海村的时候,情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一脚踩下去,白土都能把脚埋住”,这是当时马海村的真实写照。

  然而,1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在青海惟一的哈萨克族村落,一户户农家小院整齐有序,道路两旁树木葱葱,现代化的太阳能路灯高高耸立,村中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车子能开到每一户人家门前;广场上,篮球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集中安置时的430元增到现在的11000元,正在向“小康村”奋力迈进。

  以茶卡镇、马海村为代表的一个个城镇、村庄,形态各异、特色鲜明,成为海西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新律动。他们或把握机遇、创新转型升级,或找准特色、引导当地发展,或依托小镇品牌、传承特色文化。这些有产业、有内涵的发展平台正在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民生改善,

  奏响民生福祉“幸福曲”

  “每天走在路上,看见干净整齐的街道、清澈的巴音河,心情很是舒畅。现在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宽敞,驱车在路上越来越轻松,惬意的生活让人感觉居住在这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家住德令哈市的马仁守这样评价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

  让每个人都能共享到小康社会的成果,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投入“真金白银”、倾注真情实感,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深植于海西州发展的方方面面。

  “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这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日间照料中心,在德令哈市开设了5家。居住在德令哈市瑞和小区的赵生忠大爷吃过早饭,散着步来到滨河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那里有他安度晚年生活的场所和设施,还有他的老伙伴、棋友和牌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源于这一鼓舞和鞭策,过去五年海西州将全州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海西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率先在全省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国家验收,州、县、乡、村、四级卫生机构覆盖面达100%、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1.6万套、农牧民危旧房改造4393套……一张覆盖城乡的基本民生保障网越编越精致,“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正一个个变为现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的第一个五年,建设绿色、开放、品质、共享、和谐柴达木的新篇章,海西正乘势而上……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