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车道”畅通“致富路”

王湘琳

2021年05月14日09:22  来源:青海日报
 

班玛县牧民赴上海参加工作。青海日报记者 王湘琳 摄

  “上海人是我们果洛人的好邻居!”初夏时节,在距离黄浦江近2700公里的青藏高原之上,已是满目青葱的景色。在这里,每当说起“来自上海”,这些皮肤黝黑,笑容灿烂的人们,会立刻伸过宽厚的大手,紧握良久。

  去年11月,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牧民吉德一家搬入采青滩易地搬迁安置点。搬入后不久,家门口就举办了上海市对口支援劳务协作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巡回招聘会,10余家来自上海的优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劳务协作从“家门口”到“厂门口”。

  吉德怎么也没想到,人生第一次离开家乡,竟然是乘坐免费的飞机去大城市赚钱。“我们十几个人在班玛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到上海已经半年了,之前就通过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学到了几门手艺,现在身处在大城市,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家乡人的希望,努力工作,学到更多的技术,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说到这些,吉德显得格外开心。

  吉德兴奋地说:“我在上海上班非常方便,出了宿舍门不远就是工厂,而且平均每个月工资4000元左右,这让我们搬迁户不愁生活了!”

  像吉德这样来上海打工的易地搬迁贫困户已有10余人。班玛县牧民达娃亚次在去上海务工之前,曾是村里最穷的“放牛娃”,现如今他已在上海菲尼萨企业工作了6个月,在这短暂的时间他已经攒了近2万元。“刚开始到上海来务工,多少有点奔着拿补贴的念头,但很快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对工作和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正在学习销售知识。”说到这,达娃亚次喜上眉梢。

  他介绍,上海的这家工厂每个月给他开4500元工资,还包吃包住。他说:“自己从未走出过果洛草原,守在父母身边也许可以分担家务事,但如果不挣钱的话,是没办法改善生活质量的。”

  达娃亚次的家人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家几代人都是放牛的,这次孩子出去打工,不仅补贴家里生活,还能开个眼界,感谢党的好政策!”

  厂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做得慢、做错了没有关系,我们给机会,有耐心让他们学习。一般做到3个月后,他们就和其他工人做得一样好了,有些甚至会更好,希望通过培训,让他们尽快转换角色,争取把他们培育成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

  近年来,班玛县积极对接上海市青浦区对口援建单位,以“走出去、稳得住”方式向外发力,坚持劳务协作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改变思想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目前已有10名农牧民群众走上了赴沪务工“致富路”,劳务协作畅通了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快车道”。

  自2018年以来,班玛县积极开展就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增强农牧区劳动力外出就业信心,提高适应城市生活能力,促进更多“技术型”劳动力就业创业。在农牧区青年中广泛宣传动员,并面向他们进行机械维修、电焊、服装缝纫、家政、餐饮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并对接输送到上海企业务工就业,实现快速脱贫、稳定脱贫。

  同时,班玛县始终坚持“定向输出”的劳务协作机制,实行动态监测,在首批赴沪转移就业务工人员到岗后,由劳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与组织派出的人社部门、用工企业协调做好务工人员的后续跟踪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就业、稳定就业创造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班玛县将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扩大输出规模,鼓励、组织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加强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牧区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目标。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