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牧区进行包虫病相关知识宣传。通讯员 吉先加 摄
包虫病学名棘球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致死率高、复发性强,后期治愈难度大,严重危害着牧区群众的身体健康。青海是全国包虫病防治重点省区之一。
针对这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实施了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的“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策略,组织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措施最强的畜疫防治攻坚行动,从源头全面遏制了包虫病流行的趋势。
春日的泽库县,洁白的雪还覆盖着茫茫草原。
麦秀镇贡青村村民吉太吉在料理完家里的牛羊后,用清水洗干净手开始吃晚饭,曾经深受包虫病困扰的吉太吉在治好病之后,现在和家人把“羊免疫,犬驱虫,牛羊内脏不喂狗;吃熟食,喝开水,吃喝之前要洗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在青海省广大农村牧区,在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人员和众多村级动物防疫员等的宣传普及下,很多农牧民对健康生活有了新的理解。曾经在牧区肆虐的包虫病在全省上下联防联控、合力攻坚下,其流行趋势得以从源头全面遏制,青海省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成效非常显著,防治工作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防控合力
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五年来,包虫病防治是一场攻坚战,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革新,也是生命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体现。
“通过这几年工作的开展,我们镇的包虫病防治工作有了很大提升,还专门修建了包虫病宣传广场对包虫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大家对于包虫病的认识比以前深刻了,现在的情况真的好了太多了!”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麦秀镇畜牧兽医站吉先加告诉记者,长期在牧区从事相关工作,他对包虫病防治成效深有感触。
情况为什么转好?
首先,青海省坚持防疫优先,始终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人畜共患病防治的“前沿关口”,履行防疫主体责任,形成防控合力,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人感染包虫病主要是因为犬只,要防治包虫病,就要把犬只管好。管好犬只从源头就阻断了传染链,那么人感染包虫病的概率就会大幅度降低。”青海省兽医局局长许海抚说,这突显了“人病兽防”和“关口前移”的重要性,在包虫病防治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十三五”期间,按照《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和《青海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要求,青海省全面实施了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的“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策略,组织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措施最强的畜疫防治攻坚行动,防治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资料显示,到2020年末,青海省实施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指标全部达到规定的目标任务,从源头全面遏制了包虫病流行的趋势,畜间包虫病感染率和人间包虫病患病率均大幅度降低,人间包虫病流行态势得到有效控制。
全面完成防治各项指标任务。家犬规范管理率达到96.42%,防治密度达到98.82%,流浪犬数量大幅减少;应免羊的免疫率达到100%,定点屠宰开展病死动物及患病脏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社会公众对包虫病的认知程度大幅度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3.58%,兽医专业人员和村级防疫员防治知识合格率分别达到90.12%、96.35%。
“可以说,我们的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人包虫病患病率大幅降低,促进了健康青海建设;有效防范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促进了农牧民脱贫致富;基本控制了畜间包虫病流行,促进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建设;科技创新驱动疫病防控,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提升了全社会防控知识水平;降低了包虫病病原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污染环境风险,助推生态环境友好和农牧民高品质生活创建。”许海抚告诉记者。
科研助力
打造畜疫防治新水平
包虫病防治,重在源头。兽医工作是防治人畜共患病的前端,兽医界强调从动物源头防控传染病,这是减少人间疫情的关键,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
“在部分地区,我们开展了对犬驱虫和羊免疫相结合的包虫病双源头防控新模式研究和推广,效果非常明显。”作为畜间包虫病防治团队的领头人,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金山已经从事了30多年的包虫病相关工作,在雪山草原间留下了无数足迹,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基层经验。他说,关键是要在对终末宿主的犬只进行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犬驱虫、牛羊免疫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要对犬只的粪便和牛羊患病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理,还有就是一定要加大对牧民群众进行包虫病相关知识的宣传。
“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四者缺一不可。目前来看,包虫病防治的青海模式是非常受相关专家学者认可的,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蔡金山表示。
五年来,青海省采取“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强制措施,共发放犬驱虫药吡喹酮4510.5万片,给犬驱虫2629.4万条次,对驱虫后犬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年来,在三江源、环青海湖地区的30个县市推广使用“犬驱虫与羊免疫双源头控制”新技术,共采购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5039.3万头份,累计免疫羊2863.2万只次。
五年来,在农村牧区开展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启动百万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卡进户工程和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累计培训专技人员10.88万人次,受教育群众达268.21万人次。拍摄播放《包虫病防治知识》专题宣传片和微电影,制作发放各类藏汉宣传材料115.28万份,发送“包虫病防治二十六字诀”宣传公益短信700万条。
五年来,青海省累计登记管理家犬240.88万条,调查统计流浪犬21.56万条,其中收容、处置流浪犬8.04万条。定点屠宰开展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为了从源头把防控工作做好,政府是下了大力气的!我们基层兽医站在上级部门的带领下,积极组织大家开展防控工作,并定期对驱虫效果进行监测,对牛羊感染的包囊定期调查。通过多年的监测,全县畜间包虫感染率逐渐下降。”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殷守峰表示。
通过不断加强宣教工作,农牧民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改变。“我发给的驱虫药他们都会给狗喂上,狗的粪便也不乱扔了,开始慢慢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新海村村级动物防疫员仁青扎西告诉记者。
除了做好宣教工作,从源头进行防控,青海省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包虫病基因序列分析等十多项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系统掌握了牛羊棘球蚴和犬棘球绦虫感染和危害基线,确定青海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型,创新性提出并实施“环湖地区牛羊免疫无包虫病区”建设,以包虫病防治为主线,全力打造现代牧区畜疫防治新水平。
加强包虫病防治专业技术团队能力建设,青海省畜间包虫病防治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这个团队里既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还有从事具体防治工作的农牧系统干部。从点到面,从上到下,我省已经形成了一张包虫病防控的技术网,将为巩固提升包虫病防治成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这是值得全省上下欢欣鼓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放松警惕。正如蔡金山所说:“在新时期,仍然要持续抓好防控工作,坚决不能让它反弹。这个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我们任重而道远。”
中介机构发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 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 (陈晶)近期,有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青海师范大学的名义发布成人招生宣传信息。8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从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合作招生。 凡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成人学历继续…【详细】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