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民和他身后的“那片海”

咸文静 张多钧

2021年05月10日09:53  来源:青海日报
 

刘兆民曾经在221厂工作时的照片。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翻拍

年迈的刘兆民喜欢时常拿出以前的一些证件、照片,回忆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桌上这厚厚一沓的光荣册,是刘兆民颇为珍贵的收藏,也是他那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二分厂。 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在221厂工作时的照片。 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221厂撤厂后,刘兆民和同事在工作过的地方拍照留念。 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翻拍

  回想起刚刚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条公益广告,86岁的刘兆民靠在客厅的沙发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沙俊明坐在一旁,看着老伴儿渐渐湿润的眼眶,心里明白,“他这是想起以前了。”

  “从1960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61年了……”电视上早已在播放其他的内容,可“两弹一星”四个字却把刘兆民的心一下子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地方。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回忆袭来,金银滩往事一幕幕浮现脑海……

  一

  故事应该从刘兆民坐上火车的那一刻开始讲起。

  那是1963年初,刘兆民从北京出发。临行前,他只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前方”。可这前方到底是哪里,他却一无所知。

  一路向西,再向西,眼看火车离家乡越来越远,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刘兆民的思绪沿着铁轨滑向远方。

  1935年,刘兆民出生于辽宁沈阳。1955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后,分配到了一个“比较吃香的军工专业”——弹药装药及其加工。经过三年的理论基础学习和两年科研工作,1960年,刘兆民顺利毕业,进入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下的研究所工作。

  在北京花园路,这个坐落在农田村舍之间的研究所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这里却是当时主管中国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的地方,汇聚了全国顶尖的科技人才。

  “领导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把核材料用在武器上。这不就是原子弹嘛?想到这点,心里还挺高兴,这是参与国家建设啊。”报到后,根据所学专业,刘兆民被分去试验部21组。

  此时的21组由陈能宽牵头研制雷管。由于苏联决定停止向中国提供相关技术、设备、模型、图纸,来支援的苏联专家也被撤回国。苏联专家撤走前,没有留下图纸和模型,只给了一张原材料清单。按照这张单子,刘兆民他们的研究始终没有突破。

  “因为有几样材料的用途一直无法参透。为了解其中一种材料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花费了半年时间研究仍未取得结果。”

  转机发生在1961年。经过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夜以继日反复实验,刘兆民和同事们基本甩开了苏联的清单,根据技术要求自主设计。

  “我们选择了间歇式电火花雷管,这是种高压雷管,两边是电极。几乎是把所有关于雷管的资料都翻遍了,最终确定了雷管壳的薄厚和需要的材料。”

  1963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诞生,需要进行大型试验。此时,远在青海金银滩草原的二二一基地也具备了科研、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随后,张爱萍在北京召开会议,动员大家到前方去。

  怀着一腔热血,刘兆民来了。

  二

  1963年夏天,看到设计的产品基本达到专家提出的雷管爆炸的同步要求,作为结构组组长,刘兆民前往西安向朱光亚和王淦昌汇报工作进展。

  “汇报时,我激动地说现在他们理论部专家提出的技术要求我们基本达到了,我的产品可以定性了!可是王淦昌马上否定了我的这个看法,他说先不能定,你这还没装起来呢。只有实验成功了,才能说雷管定性了。”

  1964年6月,在基地的爆轰试验场进行了一次原子弹爆轰试验。这次试验,除核原料不是核活性材料外,其他都是实物,用来检测除了核材料外的部分运行是否正常。正是这次成功,为4个月之后罗布泊那声震惊世界的巨响打下了基础。

  “10、9、8……3,2,1,起爆!”

  1964年10月16日清晨,随着刘兆民和同事们研制的雷管被插接在原子弹上,最后一批工作人员安全撤离。下午3时,强光闪亮,天地轰鸣,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腾空而起,直上蓝天。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当晚,中国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消息。

  “我是在看到报纸之后,才最终确认了自己从事的工作其实就是原子弹研制。”得知这个消息时,刘兆民和几个同事正在西安出差。为了保密,四五个人心里暗自高兴,可当着协作单位面儿,未曾表露分毫。爆炸一个月后,在211厂放映的内部纪录片中,刘兆民终于看到了那朵震动世界的蘑菇云。

  “这个时候我终于明白王淦昌的意思,只有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我们研制的雷管才算是成功了。”

  爆炸成功后,刘兆民回到了二分厂。作为整个厂区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分厂之一,这里主要负责高能炸药研制、浇铸和炸药部件的生产、试验和总体装配。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引发原子弹内爆的几百公斤高能炸药, 居然是用锅熬煮出来的。”刘兆民还记得,当年的实验设备简陋得超乎想象。除了炸药是在锅里熬的,要制造出筒状、球状、半球状的炸药部件,靠的也是黄板纸做成的模具。就连炸药切割,也是在人体静电接地的情况下,用铜锯手工完成的,随时有爆炸危险。

  三

  “当年,所里开完动员大会,第二天我们就出发了。头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后,保卫科给每个人发了两个油饼。”虽然心中满是对工作的热情,可直到双脚真正站在金银滩草原上,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才意识到,这个地方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环境,都与北京有着天壤之别。

  “气候恶劣。刚到基地,在帐篷里住了一段时间,一刮风嗖嗖响。后来,我们就搬到了‘干打垒’,常常是外面下大雪,里面下小雪。”晚上躺在床上,戴着棉帽、裹着棉衣的刘兆民饿得睡不着觉。

  刘兆民记得清楚,那时粮食控制很严。到了青海后,每月定量12公斤。一天三顿饭,早上二两、中午三两,晚上三两。基本上是馒头和苞米面糊糊。那会儿都是二十几岁小伙子,根本吃不饱。

  即便饿着肚子,刘兆民那颗追求进步的心也从未动摇。

  1960年,刘兆民第一次提出入党,实验成功后,他回到了二分厂继续从事炸药零部件的生产。上世纪70年代再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虽然我从事的工作很普通,但研制出的雷管还是很先进的。”曾有很多年,刘兆民从不跟人谈自己的工作,就连父母也始终不知道他具体在做什么。1966年,刘兆民的妻子沙俊明带着两个孩子从老家来到青海。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这边海拔太高了,刚来时很不适应。关于他的工作,我也不问,他也不说。”1968年,沙俊明到西宁市棉织二厂工作,直到1985年退休也从未听她跟丈夫抱怨过什么。期间回老家探亲时,遇到家里人说起金银滩的艰苦,这个性格爽朗的东北女人总是笑呵呵地回答:“都是为了工作嘛!”

  1993年,刘兆民正式退休。由于孩子都在西宁工作,刘兆民没有选择回到原籍,而是和家人一起留了下来,跟其他“211人”一起住进了西宁市城东区德令哈路193号221小区。如今,20多年过去了,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

  简单的布置、褪色的家具……虽然朴素,但整洁而充满生气。优秀共产党员光荣册、毕业证、工作证……在卧室的衣柜里,放着一个文件袋。里面保留着的都是刘兆民一生珍藏的宝贝。看着为数不多的老照片,老人也会感慨,“现在想来,我这一辈子,算是没有虚度年华,没有辜负党对自己的教育、培养。”

  四

  前些年,老伴儿在家看二人转的时候,刘兆民坚持下楼锻炼。最近几年,由于身体原因很少下楼活动,但读书看报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刘兆民关心的话题。

  “就像邓小平同志说得那样,如果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在刘兆民看来,“两弹一星”精神中最关键的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不管是生活条件也好,气候条件也好,工作条件也好,都可以克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靠着这颗爱国的心,在条件艰苦的金银滩,刘兆民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联系起来。

  “如果要说贡献,我觉得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是221厂集体,我们每个人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老人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比喻。

  “就像是一滴水和一片海。”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