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松子,新塔香松脆。宽甸红松林,十年成一林。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子一斤子!”外边寒气逼人,直播间里,蒋玉菡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向粉丝们热情地推介当地特产红松子。
蒋玉菡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满乡印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临近春节,网上订单不断,线下体验店客流也不少,她忙得不亦乐乎。
宽甸县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达78.4%。利用好生态优势向大山要效益,宽甸人琢磨起松子生意经。在振江镇石柱子村,红松栽植面积超过3.5万亩,其中有2万多亩已进入盛果期,可实现年收入2000万到3000万元。
“一开始栽植红松,老乡们并不支持。”石柱子村党支部书记陈希金回忆,2005年春,村里邀请辽宁省林科院专家前来指导,准备发展红松产业,“当时就没几户同意的,我就想,咱是党员得带头,就带头栽植了70亩红松。”
市场前景、技术要点、效益分析……陈希金带着村干部,骑着摩托车、带着小黑板,顶风冒雪进组入户讲课。当年,全村新栽植红松2000亩,3年后就见到了效益。
如今,小小的红松子,已成为石柱子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村民刘长宝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村干部鼓励帮助下,他参加了镇里举办的果松嫁接农业技术培训班,一回到家就决定发展红松产业。施肥、打药、修剪……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红松茁壮成长,去年收松塔8000多斤,收入达4.7万元。
近年来,宽甸县在全县推广红松栽植和嫁接,以“林农+基地+企业”模式,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推动形成红松果材兼用林产业链条。目前,宽甸县已栽植红松果材57.7万亩,年产值过亿元。
每年7、8月份,来自境内外的销售商云集宽甸,大量收购“宽甸松子”。“根本不愁卖!现在我得和外地客商抢货,储备足够的货源,不然就卖断货了!”蒋玉菡说。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
持续加强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根据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极端强降雨依然可能发生。为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省应急厅及时召开全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听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详细】
争取落实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投资6.6亿元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青海省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18项,总投资8.15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55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32亿元。这批项目的安排,将有力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