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青海省首例父供儿儿童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省妇女儿童医院成功完成,实现青海省儿童血液病学科突破性发展,患儿现状况良好,顺利出舱。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根治儿童恶性血液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某些非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治疗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是患者经过大剂量放疗或化疗或强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后,将移植物输入患者体内,重建新的正常造血、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治疗方法。
患儿小军12岁,2019年8月第一次因为反复鼻出血住院,经过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型,经过化疗后患儿病情缓解,进入维持化疗期。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省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团队多次讨论治疗方案,第一时间与患儿家长建立了互联信息,2020年12月25日患儿进入造血干细胞移植舱,先通过化疗清除患儿自身白细胞,1月4日患儿父亲为其植入合适的白细胞,等待新植入的白细胞繁殖形成免疫力,移植过程顺利,目前患儿造血功能恢复,精神反应良好。
此次省妇女儿童医院首例儿童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标志着青海省儿童血液病学科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全相合供者严重不足的障碍,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将使更多白血病患儿受益。
相关链接:
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供者和受者的染色体基因配对必须完全吻合,叫“全相合”,否则极易产生严重排异反应。然而,配对完全吻合的几率,只有同卵双生的双胞胎才是100%,同胞兄弟姐妹中只有25%几率是全相合,而没有血缘关系人群,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因此,许多白血病人因找不到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而失去了救治机会。
不过,人类的遗传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这就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染色体只有一半相吻合。“半相合”技术,是被医学上叫做“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虽然手术本身有难度,但同时带来拓宽骨髓来源的范围,只要求供髓者、受髓者之间的白细胞抗原一半相同就可以了,即意味着有亲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甚至堂表亲之间的干细胞都可进行半相合移植,从而更容易获得供者,挽救更多的生命。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
持续加强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根据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极端强降雨依然可能发生。为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省应急厅及时召开全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听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详细】
争取落实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投资6.6亿元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青海省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18项,总投资8.15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55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32亿元。这批项目的安排,将有力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