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带来乡村富美人和谐

于瑞荣

2021年01月27日09:47  来源:青海日报
 

群山环绕、道路通达,白墙青瓦、环境优美……隆冬时节,来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老营庄村,眼前呈现的是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秀美、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

“这么多年,我们村没有发生治安和盗窃案件,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早已成为过去。”说起这些,佩戴红袖标带领巡逻队员一起巡逻的老营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兴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老营庄人安居乐业的背后,正是法治力量的支撑。多年来,老营庄村厚植民主法治的土壤,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先后获西宁市、青海省“民主法治村”,2018年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走出了一条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村兴村之路。

在64岁的陈文选等村民的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的治安并不怎么样,民风村风也不和谐。“村民经常会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陈文选说。

面对这样的现状,村两委想办法、出实招,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理与村级组织建设、民主制度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深度融合,实现规划引领、多规合一,建设民主法治的“桥头堡”。

记者在“村务公开”栏上看到,最新公示的是村上低保户名单,每一户的户数和发放金额一目了然。“要让老百姓信你、服你,村里的各项工作就不能藏着掖着,干什么事情大家商量着来,决定什么事情大家一起拍板。”赵兴文介绍,他们的村务公开栏会定期公开村务决策、承包合同、收支情况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不仅如此,老营庄村还有这样一项规定:重大决策或涉及村民利益的事均由村两委制定方案,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通过村务公开让村民对村里的家底了如指掌,村两委的公信力、凝聚力也由此不断增强。

为让村民知法守法,村上还建立了普法宣传队,成立“1496”矛调驿站、公共法律服务室、综治工作站,聘请村法律顾问,随时解答村民的法律疑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时,村里还成立了义务巡逻队、治安巡逻队。巡逻之余,还帮着调解家长里短的“烦心事”。

记者前去老营庄采访时,正赶上青海凡圣律师事务所律师程艳芳给村民讲法。程艳芳说,他们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单位,每周都会派律师到村里给村民开展普法宣传,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

大通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室主任宋立平介绍,县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了一批农村和社区的法律顾问,每个法律顾问负责若干个村。同时,法律顾问都会将联系卡发放到村民手里,与村民还建有微信群,村民群众要是遇到法律问题,也可以打电话、发微信请求帮助。

如今,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老营庄村建起了乡村法治文化大舞台和古香古色的法治长廊,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元素,成为法治乡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法治,已成为老营庄村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张亮丽名片。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