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变现实 西宁兑现“五年之约”

——西宁市“十三五”发展成就综述

贾泓

2021年01月26日10:33  来源:青海日报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省会城市中的第一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连续8年荣获双拥模范城称号,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西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的省会城市,“2020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

  “十三五”圆满收官。回首“五年之约”,西宁市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西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认识“生态似水、发展如舟”,展开了“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生态画卷,城市生态屏障格局和高原生态山水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来,西宁市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路径,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引领、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发力,跑出了转型升级加速度。

  五年来,西宁市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公园城市形态、美丽城市风范、幸福城市品质的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五年来,西宁市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年来,西宁市以砥砺奋进的步伐将“十三五”的宏伟蓝图变成了美好的现实。兑现“五年之约”,西宁手捧答卷来“赴约”。

  守护绿水青山 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

  伴着午后的阳光,走在北川河岸绿道上,低头看北川河奔腾而过的清水,抬眼望远处青松装扮的北山,仰头欣赏高原上空独有的蓝天。“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在北川河畔相遇,综合治理的成效在这里显现。

  “十三五”以来,西宁市提出并部署推进“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四大任务”“六大建设行动”,在发展理念、产业路径、城市风貌、制度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一批绿色发展关键指标显著提升。

  打造“高原绿”,西宁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先后启动幸福西宁?绿化家园城区绿化行动、高原绿城区园林绿化提质提速行动、幸福西宁?花园城市绿化美化彩化行动,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末的32%提高到2019年末的3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别达到40.5%和12.5平方米。

  保卫“西宁蓝”,西宁市制定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扬尘污染治理、煤烟型污染整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和能力建设等项目,建立网格化大气环境监管体系,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超额完成,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15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在西北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确保“河湖清”,西宁打造一批集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展现于一体的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沟道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69平方公里,城湿地率从47.5%提高到62.53%,全市国省控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7.5%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增强治理能力,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开展空间规划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半干旱缺水型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综合管廊建设理念和技术全国领先,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位居西北第一,“无废城市”建设成为全国惟一省会城市试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趋现代化。

  如今的西宁,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绿色发展指数居全省首位,在全国率先单独设立市委绿色发展委员会、县区委绿色发展办公室,探索走出了一条在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

  有质量有效益 西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位于西宁东川工业园区的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公司厂区的PERC电池生产车间,一台台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硅片在这里经过制绒、扩散等十道工序,被制成电池片,再被组装成组件,未来它们将在各个光伏电站完成光与电的转换。在西宁,光伏制造产业成为全省产业体系最为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影响力最大的特色产业。

  可圈可点,西宁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聚焦“锂电、光伏光热、有色合金高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种经济形态”,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壮大提升新兴增长极。

  回首五年,西宁市紧抓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宝贵机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比亚迪、北捷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中复神鹰2万吨碳纤维项目、亚洲硅业3万吨电子级多晶硅、诺德铜业二期1万吨高性能超薄电解铜箔等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全国首条第六代锂电池生产线,新能源电芯核心生产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锂电池产能达到全国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五年征程,西宁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全省粮油种植、果蔬生产、畜禽养殖三个“百亿元”产业重要生产基地,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1%。积极推进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工作,湟源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五年奋进,西宁市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城市商贸发展格局日益优化,主城区初步形成了“一主、一新、四副”为主体的多层次、多节点的城市商业中心发展格局,优质商业资源逐步向城郊、区县延伸。

  五年发展,西宁市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发起成立中国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并连续召开联盟年会,建成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旅游接待量年均增长14.64%,全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4.07%。

  五年开拓进取,西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青藏高原唯一创新型城市。建成并运行西宁科技大市场、创新创业集聚区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登记数年均增长20%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6件。

  五年锐意进取,西宁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市级审批事项由342项减少至83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个体工商户实现当日办结。市级审批事项网上查询率100%,网上可办率73%,市民中心建成运营,为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

  《兰西城市群政务服务领域合作协议》《兰州-西宁城市群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专项合作协议》《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住房公积金合作备忘录》……随着兰西城市群建设的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接踵而至,西宁在区域发展中的极核作用和战略地位日益提升。

  拔地而起的新华联国际旅游城,各式各样的游乐设施,七彩颜色装饰的城堡和房子……如今透着现代气息的多巴新城,正在崛起成为西宁城市副中心。

  近年来,聚焦提升城市品质,西宁全面落实省委“八个注重”要求,坚持“三定四融”,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

  统筹市域空间布局。西宁加快构筑“一核两极、三大功能区、八个重点特色镇”的城镇空间新格局,即以主城、鲁沙尔、甘河、多巴新城为环状发展核心,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湟源县城关镇为两个发展极,外围生态涵养保障圈、中部特色农牧业发展带、核心都市功能聚集区为三大功能区,大通城关、塔尔、东峡和湟中上新庄、拦隆口及湟源和平、巴燕、日月八个重点特色镇为节点。加速推进以“城市绿芯森林公园”为一芯,西宁主城和多巴新城为“双城”,与东川、西川、南川、北川、甘河、鲁沙尔、长宁片区共同构建“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特色风貌。西宁市全面开展中心城区、历史风貌区、新城新区、重要街道以及滨水地区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细化对天际线、景观视廊、公共空间、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等城市设计要素的控制和引导,并将城市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逐步构建完善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加强昆仑大道、海南路、机场高速、湟水河等城市主轴线、视线通廊、主干道、河道两侧的建筑退界控制,形成连续、开放的城市景观界面。

  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西宁市全面谋划今后五年乡村振兴的蓝图,构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全力实施示范试点村建设,推动10个省级示范试点村建设,稳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全面推进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有温度造福祉 开创新时代幸福西宁建设新局面

  在位于城西区的学院巷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81岁的李洪兵老人一边接受护理人员提供的腿部理疗服务,一边说道:“政府为我们提供这么便捷周到的服务,我们能不幸福吗?”

  充满“幸福感”,这是西宁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坚持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西宁市聚焦民生民意,补齐发展短板,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交出了群众认可的民生成绩单。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2018年6.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30个贫困村全面退出,辖区三县(区)“摘帽”;2019年建档立卡系统192户、563人全面脱贫,实现绝对贫困“清零”;脱贫摘帽后,扎实推进“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加快实施“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西宁“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打出了一套脱贫攻坚“组合拳”。

  就业是民生之本。西宁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累计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161.98万人(次)。

  教育是民生之基。 西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充,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学段对应、以优带潜原则,组建12个义务教育集团, 270余名在市区、县城上学的孩子回流到乡村学校就读。

  医疗是民生之需。西宁市持续深化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率先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健康西宁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面对新冠疫情,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确诊病例“零死亡”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疫点、重点防控区“四清零”目标。

  社保是民生之依。西宁市扎实推进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示范城市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不断健全完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年均保持在99%以上。

  兑现“五年之约”,西宁一步一个脚印把“十三五”的美好蓝图变成了现实。迎来“十四五”,西宁重任千钧再起航,蹄疾步稳踏上新征程!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