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全省两会专题报道

新兴动能蓄势崛起

钟 倩

2021年01月22日10:10  来源:青海日报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一处风力发电项目。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 资料图片

检测太阳能电池板。 本报记者 邓建青 摄

今日农村电商平台。 资料图片

  在奋斗者坚实的步履中,2020年落下帷幕。站在新起点定睛回眸,这一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这一年,我们同样面对史无前例的机遇,清洁能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大势所趋,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好消息不断传来:

  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生态绿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清洁能源运营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大数据产业园一期投运……

  乘风蓄力,千帆竞发,新兴动能加速培育,让青海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阔步前行。

  逐梦蓝海,以清洁能源示范美好未来

  塔拉滩上光伏板浩瀚万顷,如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工业园区电池生产紧张有序,机械臂上下翻飞,有条不紊地运转……掠过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我们充分感受着能源绿色发展的脉动。

  青海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乘势而上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青海收获丰硕,令人欣喜。

  2020年7月15日上午,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送电,至此,青海开启了“绿电”直送河南,每年将向河南省输送清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为河南送来8座100千瓦的发电厂,约占河南全省用电量的八分之一。

  2020年5月9日0时至8月16日24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实现连续100天全部用清洁能源供电,覆盖三江源地区40万平方公里的16个县、23万电力客户,再一次刷新了全清洁能源供电纪录。

  截至2020年年底,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到403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2445万千瓦,占比达到全网总装机规模的60.7%,光伏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省内第一大电源。

  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一个个优异的成绩,青海清洁能源产业交出一张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映照着青海深化“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后的笃行和勇毅,向外界传递着青海责任、青海担当、青海信心。

  在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新能源产业的坚实支撑。在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满产运行;在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新增800吨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首批产品出炉,标志着“黄河水电多晶硅”产能从年产2500吨扩增至3300吨;在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太阳能分公司,PEPC双面电池最高转换转化效率最高达到22.6%,N型电池转换转化效率最高可达23.6%。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晶硅产能2万吨,在建产能3万吨,晶硅组件750兆瓦,逆变器、铝边框等产品产能可以配套同等规模光伏组件及电站建设。

  那一排排如列兵阵队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风机绵延近百公里,在远山蓝天映衬下勾画出青海最独特的“能源地标”,在青海能源发展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厚植优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出青出海

  包装精美的肉制品、酸奶,品类繁多的青稞加工产品,肉质鲜嫩的高原冷水鱼……如今,走进全国各地的超市,来自青海的特色农畜产品屡见不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而言,绿色、有机、健康的农畜产品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我省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农业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加快生态绿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依托好山好水,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聚焦绿色健康有机,我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现全省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较行动实施前减少40%和30%以上;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看到产品溯源地的设想成为现实,我省在全省30个牧业(半农半牧)县实施了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目前,工程数据采集200万余头(只)。

  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却闻不到想象中的粪臭熏鼻的气味,整座养殖场通风透气,过道干净整洁。原来,养殖场产生的动物粪便都交给了青海省禾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禾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营有机肥生产,通过收集自建鸡场及周边各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粪便,对规模养殖场年产4.83万吨的干清粪加工成有机肥,销往周边蔬菜大棚、草业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有效解决了各养殖场及养殖户之间不能自行处理利用的畜禽粪便。变废为宝,既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又提升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这是我省农牧业循环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2020年,我省绿色循环模式不断发展,在410个规模养殖场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全省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95%,大型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有力推进了循环畜牧业发展,平衡了高原特有的生态。

  抢抓机遇,大数据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2020年5月7日,细雨绵绵。这一天,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一期)投运,数据中心正式上线。这个坐落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数据中心是全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园三期全部建成后,园区大数据中心的机架总规模将达到10万架,一年的耗电量为60亿千瓦时左右,可以实现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和多方共赢。

  为什么选择青海,青海有何优势?

  首先是突出的地理优势,以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为例,产业园选址位于共和县恰卜恰镇,海拔3000米左右,冷凉干燥的气候有利于大数据中心设备全天候满负荷工作,大数据产业园全年可通过天然的冷空气来制冷,电力消耗较炎热地区降低一半以上。与此同时,丰富的绿色能源带来了低廉的电价,大幅节约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从大数据到清洁能源,二者的结合让青海在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革命中,显得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将呈爆炸式增长,数字经济发展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2020年,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斐然。全省行政村已全部实现光纤网络通达和4G网络覆盖。5G基站达到3146个,比上年末新增2522个,5G套餐用户数97.92万户,比上年末新增96.38万户,数字产业基础不断优化提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数字公共服务全面深入,智慧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在线教育、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数字用户消费扩大升级……未来之青海,数字经济必将成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新手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途径。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