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着眼于公务员经常化管理,围绕政治标准、考核重点和日常效能评估,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以“三个聚焦”破解日常考核难题,充分发挥平时考核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推进平时考核常态化制度化,打好平时考核“持久战”。
聚焦“差异性”,分类确定考核重点。针对全市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性质公务员,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日常表现,设置共性、个性和动态指标。共性指标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及出勤情况等,个性指标主要包括完成业务工作质量、效率以及成效和业务能力等,动态指标主要包括完成临时性、突发性等专项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以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确定不同考核重点,实施分类考核。通过对公务员日常表现和工作状况进行经常性、常态化的考核,摒弃“一次考核定终身”的惯例,变静态考核为动态考核,倒逼公务员始终保持工作“在状态”。
聚焦“规范性”,严格把好考核关口。按照“谁了解谁评鉴、谁评鉴谁负责”的原则,以一个季度为周期,公务员就个人工作表现进行书面报告,填写考核评鉴表,主管领导根据平时掌握情况和被考核公务员工作小结情况,按照好、较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次对公务员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提出考核等次建议。考核结果为“好”等次的人数控制在本机关参加平时考核公务员总人数的40%以内,其余等次不设比例和名额限制。单位按照具体情况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在听取主管领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季度最终考核评定,并通过结果公示、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方式向被考核公务员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听取本人意见,最终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做好审核备案工作。
聚焦“实效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通过平时考核,强化干部队伍的动态管理和同步管理,及时发现干部在思想、能力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采取岗位培训和业务指导等方式,督促被考核对象弥补不足、改进工作。将考核优秀者纳入全市后备干部库统一管理,对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及时选拔任用、晋升职级,真正做到对优秀者重用、对有潜力者培养、对落后者鞭策。同时,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各单位年度优秀公务员名额和考核等次评定的重要依据,对工作重视度不足、考核工作开展不力、备案材料报送不及时的单位压缩优秀名额;对平时工作懈怠、平时考核不佳的个人,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切实将干部的平时表现与年度考核结果一致起来。真正把考核功夫下在平时、下在经常,积极营造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浓厚氛围。(德组轩)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
持续加强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根据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极端强降雨依然可能发生。为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省应急厅及时召开全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听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详细】
争取落实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投资6.6亿元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青海省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18项,总投资8.15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55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32亿元。这批项目的安排,将有力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