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海打造成中国的新能源高地

2021年01月18日09:27  来源:青海日报
 

  出河湟谷地,越环湖地带,穿过高海拔的关角隧道不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域内的柴达木盆地,便豁然从身边的瀚海戈壁向遥远的天际铺开。海西地大,而且物博。这里既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又因矿藏资源丰富而享有“聚宝盆”的美誉。

  若干年前,因为到海西记者站驻站的原因走进这块土地。此前便知海西州以发展工业闻名,置身其间,便慢慢了解到此时正在奋力转型的诸多传统产业,都或多或少与当地的矿产资源存在着丝丝缕缕的关联。柴达木盆地既拥有丰富的地下矿藏,同时又因域内荒漠连绵,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保护与发展的抉择中,一批批打上“三高”标记的落后产能,相继退出产业舞台。而代表着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迎着朝阳,成为海西实践新发展理念的不二之选。而这里的风能、太阳能以及此前视为沉重生态“包袱”的荒漠化土地,也为海西发展新能源产业,聚集了天然的比较优势。

  记得那是在2014年的冬季,从德令哈市西行10余公里,到一家建在戈壁滩上的光伏发电企业采访。彼时,这家光伏发电企业虽已建成投运,但与现在形成的发展规模相比,只能算得上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当时这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介绍说,选择在这里发展新能源产业,因为海西是全国太阳能、风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可用于开发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的荒地、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以上,且地势开阔平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天然平台。经科研部门测算,海西州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达28亿千瓦,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其发电量相当于125座三峡电站装机量,能占到全省太阳能装机及发电量的半壁以上“江山”。

  尤其,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三个最大”重大要求。在其后的数年间,海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直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海西新能源各产业园区已成为我省新能源产业的“主战场”,并通过在“十三五”期间,倾力创建海西州“领跑者”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海西州国家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基地,柴达木盆地中的国家零碳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和青海省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已然崛起。

  新发展理念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发展,也带动了新一轮产业升级,以新能源为标志的一大批新产业乘势而上,成为海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采访日益转型的传统产业中强烈感受到,正是借力新能源产业发展之势,海西的一批传统工业“腾笼换鸟”;新能源装备配套由此沿阶而上,助力当地循环经济发展衍生活力。新能源产业的蓄势而发,戈壁苍凉不再、因之灵动,绿色发展方兴未艾。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