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奏响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2021年01月14日17:10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十三五”期间,西宁市城北区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生态宜居北区建设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问题整改,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不懈怠,重点组织开展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影响全区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区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机制体制不断健全完善。按照青海省、西宁市环保工作要求,结合西宁市城北区实际,研究制定了《城北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及水、气、土壤污染防控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区、各部门的职责,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目标,为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为有效改善辖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先后编制了《2015-2020年城北区村庄污水管网建设规划方案》《城北区行政村污水管线整体规划(2020-2035)》,现正在逐年实施。

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紧紧围绕“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力争辖区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这一目标,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2016年以来,采取多部门联合审批、行政处罚、重点项目24小时值守等措施,督促各建筑工地全面落实“10个100%”扬尘治理标准,共下达行政处罚227.5万元。对辖区主(次)干道全时段进行清扫保洁、洒水(喷雾)、清洗等降尘作业;严查渣土车超高超载、超速行驶、沿途抛洒、不按指定路线(时间)运输等行为,对违规拉运渣土车辆罚款50.3万元。完成30家42.12蒸吨煤改气治理任务,发放补助资金692.6万元。集中力量解决重点区域原煤散烧问题,制定印发《北山市场片区、海西路沿线原煤散烧及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投入资金27.09万元,补贴政府优质燃煤927.1吨;同时,组织开展了裸露地覆盖、堆煤场所、餐饮业煤油烟、秸秆禁烧等工作,确保各项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2019年辖区空气优良率达到80%的目标任务,较2016年提高20.7%。

水污染治理强力推进。按照生态环境部、省市生态环保部门的安排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入河排污口人工现场排查工作,采取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专家质量核查三级排查的方式对湟水河流域(城北段)沿线所有的排污口进行排查,力争做到全流域“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目前共排查各类排口255个。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级专项资金,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重点区域水环境治理力度,共投入资金5429.28万元,先后实施了大堡子、鲍家寨、吴仲村等5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湟水干流西钢桥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等方式,减轻农村面源污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可控。积极配合省、市完成辖区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涉及土壤污染的行业企业及空间位置核实工作,核实确定北区农用地土壤污染重点单位4家,核实农用地详查点位31个。将辖区4家企业纳入省或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做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完成辖区2家涉危企业的异地搬迁工作。

环境违法行为查办及时。持续保持环境监察执法高压态势,依法坚决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建立企业“一企一档”,确保监管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严查企业偷排行为,共下达行政处罚105.29万元;排查“散乱污”企业145家,清理整顿115家。及时受理查办群众投诉举报及来信来访案件,查办率100%,满意率达85%。严格落实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发放奖金1.76万元。

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全力推进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2020年共完成发证登记234家。充分发挥市、区、镇(街道办)、社区四级网格的作用,累计向各职能局下发指挥任务和预报管控任务166件,完成166件,完成率100%。各级网格累计上报处理事件1228条。同时,于2016年在西宁市城北区成立首家区级市民环保学校,组织开展各类环保知识讲座30期,培训人员1650余人。每年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型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创建绿色细胞工程”,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创建整体水平。截至目前,全区生态镇(街道)创建率达50%,生态村创建率达66%,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率达100%。(来源:西宁市城北区委宣传部 范生栋)

(责编:刘沛然、甘海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