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治欠薪 寒冬也暖心

2021年01月11日10:01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资料图片

在监察部门的帮助下,农民工领到被拖欠的工资。

劳动监察部门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执法检查。

陈春吉向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局送上锦旗。 闫光明 摄

  农民工是城市发展重要的建设者、推动者,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也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为守好基本民生底线,青海省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对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有效落实主体责任,不断规范支付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特别是随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正式施行,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不断规范,举报投诉拖欠工资渠道进一步畅通,治理拖欠工资政策愈发深入人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让农民工远离“忧愁烦薪”,更加专注于为新青海建设作出贡献。

  2021年春节将至,在青务工的农民工又将陆续启程返乡,希望他们返乡的心情不再复杂而沉重,希望他们返程的行囊充实而笃定……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强化制度引领,高标准推动落实,切实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同时,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市(州)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提高各地的重视度,狠抓整改,有效推动工作。

  截至2020年11月底,青海省共立案及协调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709件;为9351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1亿元,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涉及金额持续下降,根治欠薪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不见面服务”

  督办案件解决

  “讨薪维权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1月5日,四川务工人员陈春吉委托朋友将这面锦旗送给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局,对青海省劳动监察局的工作人员帮助自己快速拿到拖欠了两年的工资尾款表示感谢。

  2018年,陈春吉在新疆哈腊苏铜矿采选项目工程务工,该项目工程由青海省建设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建设。工程于2018年12月完工,但陈春吉5万余元的工资尾款却一直未能兑付。期间,他多次与工程老板崔某沟通,都无功而返。万般无奈下,陈春吉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写下了求助信息。

  青海省劳动监察局工作人员收到转办件后,立刻调查取证。虽然迅速查实了青海省建设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拖欠陈春吉工资的欠薪事实,但是要帮陈春吉要回工资却不容易。

  “虽然欠薪企业是青海企业,但此案原则上应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劳动监察机构负责,这类案件一般属于属地管辖。按照正常流程,应该是新疆劳动监察机构要求青海协办,我们才能介入。”省劳动监察局相关负责人李吉全说,取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陈春吉因患病正在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无法奔波于青海、新疆两地,我们就采取特事特办,在不见面的情况下,线上帮他协调欠薪问题。”

  在青海省劳动监察局的协调下,2020年12月30日,也就是距离陈春吉留言仅3天,就收到了拖欠两年的工资尾款5万元。“谢谢你们,让我们快速拿到拖欠了两年的工资尾款,这个冬天倍感温暖!”陈春吉激动地说。

  陈春吉讨回欠薪的背后,是青海省劳动监察网络化监管的强力支撑。强化信息支持,及时答复处理有关欠薪问题的网民留言161条,并指定专人负责,对国务院督查、人社部、青海省委省政府巡视督导等各类转办案件线索建立台账,积极核查,依法处理,持续跟进,全年共办理各级督办转办案件152起,均做到有件必了,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忧薪”问题。

  2020年年初,在青海省范围内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信息采集、案件督办、日常巡查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全省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2020年全年线上办理网络渠道投诉案件35件,推进了劳动保障监察服务便民化。

  公布“黑名单”

  信用惩戒发力

  2020年4月10日,西宁市城东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接到投诉,反映城东区花园南街青海博华商务宾馆有限公司、青海博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经查,两家公司共拖欠朋毛卓玛等36名农民工工资15.8万元,姚某为两家公司投资人。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对两家公司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但公司负责人姚某拒不履行。随后,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将该案件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至公安机关。迫于压力,姚某于5月20日在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公安分局将所拖欠的劳动报酬全部发放到位,公安机关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但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西宁市城东区依法将青海博华商务宾馆有限公司、青海博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及直接负责人姚某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并公布于“信用中国”网站,实行联合惩戒。

  2020年以来,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先后3次向社会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典型案件12件,将6家严重失信企业及2名自然人列入“黑名单”,并推送至“信用中国”实施联合惩戒,系列举措在有效震慑用人单位的同时,也为农民工筑起了一道抵制不良企业的行业“防火墙”。

  同时,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于岁末年初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全面清查在建工程项目和已竣工仍存在欠薪项目,做到查欠薪隐患苗头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共检查在建项目936个,查实涉及欠薪项目222个,政府投资、国企项目及省属出资企业项目实现“清零”,共为3415名农民工追发金额3396万元。

  为进一步铲除欠薪问题滋生的土壤,2021年春节前,青海省针对建筑行业,围绕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开展了“双随机”抽查工作,通过系统摇号的方式抽取26名执法人员及176家企业进行逐一检查,并将抽查结果及时上传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

  “我们积极与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企业信用考核管理,对拖欠工资、实名制、专用账户等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项目企业,采取扣除信用分值、纳入不良记录、降低信用等级、限制参加招投标等措施,有效解决欠薪企业‘不怕罚’的问题。”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局局长黄亚军说。

  紧盯“两金三制”

  保障工资支付

  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务工人员进工地大门需要“刷脸”。“我们使用了银行安装实名制录入设备,将身份证人脸识别录入。利用实名制管理系统,可实时观测项目用工情况,并上传至青海省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配合政府部门监管项目劳务管理情况。”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项目经理杨玺文说。

  为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青海省在建筑领域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管理制度,搭建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监控平台,依托管理系统,实现每个在建项目、每名农民工、每个工资专户、每笔工资支付信息动态监管,建筑工人实名登记、线上考勤、资金流水等信息一目了然,形成了“数据一个库、管理一条线、监管一张网”的信息化格局,实名制管理信息实时更新率达91%。

  与此同时,实名管理制度也有助于农民工工资代发制的推行,到了月底,农民工的工资由银行从工资账户中直接结算拨付,发到农民工账户上,避免了欠薪风险。

  据杨玺文介绍,中建八局作为国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农民工办理工资专用账户,并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实行专户工资发放制度,并配合工资发放表公示银行流水,项目于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共通过专户发放工资1350.6万元。

  通过平台,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可以适时掌握青海全省所有在建项目预警情况,查看某一个具体项目的参建单位、班组管理、工人打卡、工资发放等情况,从而实现对全省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等行业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制度预警监控和全程监管。截至目前,青海省通过银行代发工资项目数达1098个,为4.9万名农民工代发工资10.7亿元。

  青海省紧盯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两金三制”落实,推行农民工工资“精准”支付,做到建设单位付款细致化、施工总承包单位管理制度化、分包单位统计专业化、农民工工资发放规范化、政府监管科学化。并开展双月调度、定期通报,确保新开工项目100%落实各项制度。持续推进以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担保形式存储工资保证金工作,释放企业资金活力,减轻企业负担,2020年来,以非现金形式存储保证金4.7亿元,占全年保证金存储总额的5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关爱农民工,要坚决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杨启红、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