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兰西城市群发展架起数字产业“走廊”

芈峤

2021年01月08日09:40  来源:青海日报
 

海东新画卷。资料照片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实时交易显示屏。 青海日报记者 芈峤 摄

农林牧商品交易平台培育的直播主播正在为观众演唱花儿。青海日报记者 芈峤 摄

海东旭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显示屏生产线。 青海日报记者 芈峤 摄

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进入信息革命。为此,随之改变的是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数据流带动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物资流,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海东市作为我省的“东大门”和国务院批复“兰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走廊”,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规划下,紧抓机遇,以统筹国土开发和生态保护,统筹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统筹区域发展和融入国家战略,以遵循城市群发展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加大构建数字产业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又一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同时,海东市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以甘肃省省会兰州市、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为中心,包括甘肃省定西市和青海省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22个地州市的区域性重要城市群建设打下“新地基”,培育“新土壤”,增加“新动能”。

本报记者 芈峤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重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借助数字经济,催生了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弥补了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

我国经济社会的这一波迅速转场的华丽操作,离不开各地区日积月累打造的较完备的数字产业布局。

中国如此,青海亦如此。

位于青海东大门、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的海东市正在用自身的发展优势架起一座通联兰西无形胜有形的数字产业发展“走廊”,为两地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数字产业化

到产业数字化

在海东市说起数字经济的发展,“一个数字化产业园、建设七个特色平台、深入十大行业”是最好的诠释。

一个数字化产业园指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七个特色平台是智慧党建平台、大数据交互平台、青海拉面大数据平台、海东生态数据平台、河湖长制大数据平台、河湟跨境电商平台、河湟文旅平台,深入十大行业为工业、农业、教育培训、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精准扶贫、社会保障、法律服务、住房建设、交通运输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海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东站位整个兰西城市群发展制定了符合自身要求的数字化产业体系,目前各平台和中心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不错的成绩。”

从数字产业化到产业数字化的顺利过渡,离不开数字产业化的先行建设。

2020年,截至11月底,海东市固定家庭宽带用户31.41万户,固定家庭宽带普及率65.68部/百户,移动宽带用户133.84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89.63部/百人,较“十三五”初期,呈现跨越式增长,全市行政村光纤、4G覆盖率均达到了100%。

海东市在“把好东大门,架好兰西桥”的同时,还在为兰西城市群及青海高原数字产业发展做好数据支撑。因为这里有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

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3.4公顷,32个标准的IDC机房,网络出口带宽3T,可提供3200个机架的服务能力,能够容纳近5万台服务器。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可以为全省各行各行业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IDC+云计算”服务,提供主机托管、网络接入、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应用辅助与综合配套等六大类基础及增值服务。

目前,这个中心已服务企事业单位80余家,兰西城市群中的相关部门还在不断扩充。

海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海东市自2017年以来,连续4年获批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先后对全市1200个行政村的光纤网络,734个行政村的4G网络进行了专项建设,在去年海东市就实现了光纤、4G双百覆盖,打通了信息高速路最后一公里,并为产业数字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以数字化

打通全产业链

2020年12月7日,位于海东市乐都工业园区的海东旭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两条连体智能液晶显示屏及4条分体显示屏生产线全员到岗加紧生产。

企业副总刘亚辉在产品质检车间查看数据,他告诉记者:“岁末年初,是智能手机的销售旺季,目前订单不断,为了迎接企业成立以来的首次大考,我们准备充分,加紧备货。”

海东旭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开始投产,正是该企业的补位,扣上了海东地区光电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为打造我省首个光电产业基地奠定基础。

海东市乐都区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道:“在该企业的联动下,同为上下游产业链的海东凯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片偏光片生产线项目、海东广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片柔性线路板生产线项目、海东艾迪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液晶背光源生产线项目、海东弘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平方米光学模切材料生产线联合架起了青藏高原的光电产业链。”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式最好的体现,同时也是看待一个地方产业转型的衡量标尺,数字产业化的聚合布局。现在,新经济的萌芽,正在这座兰西“走廊”间酝酿。

目前海东市已聚集了海东顺通供应链、海东道通、安赛捷科技、青海月飞天镜科技、立生电子等一批供应链金融、工业互联网、数字水库智能管控、人工智能(教育类)、互联网数据标注类企业。

同日,在海东市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两层楼高的192平方米交易监控大屏幕上868万的销售数据颇为显眼。屏幕下,在各个直播间内,直播达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形式向外宣传当地文化及特色美食。

就是这个2020年12月才运行的交易平台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物联网及AI鉴真防伪等技术,为当地特色资源和名优农产品走出去、增效益、创品牌再添一把火。

这还只是海东数字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海东以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中国(海东)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为契机,为当地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农产品上行、产销对接等工作提供空间,全市重点电商企业累计达15家,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已建成集生产、仓储、冷链、物流、企业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电商产业园,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互助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加工类电商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9月海东市农产品上行销售额达2265万元,辐射兰西城市群的经济带动作用愈发明显。

数字经济

还将如何再发力

在采访期间,记者深深感到,海东市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清晰的谋划和站位,他们充分了解并利用自身优势,看准机遇,谋定而“快”动。

海东市作为兰西城市群的重要连接点,其本身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关业内人士为记者分析,其实海东的优势还不仅是兰西城市群的重要连接点,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线,是进藏入疆的重要门户,是贯穿陆上丝绸之路在我国西部的通道、东西南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乃至南亚的大多数国家更便捷的走廊和通道,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为海东市布局大数据节点,打造立足西北,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产业基地提供了有利区位条件。

抛开地理因素,海东市数字经济发展还有两大优势:其一,气候冷凉干旱,属于地质灾害轻度分布区,按照国家《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符合大型数据中心建设一类地区标准;其二,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在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方面具有优势,可以较好解决对数据中心昼夜供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问题。

有优势,有谋划,那么,海东数字经济还将会如何发力,对此,海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认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数字经济不仅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组成部分。前者以技术为圆心,可以织起一张覆盖数字经济行业的大网,如传感器、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AI、VR 等新技术尽在其中,后者则是在传统产业中进行赋能,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对发展数字经济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要求海东能够在更高水平上树立适应新时代的意识及自觉,并通过全面的数字化来驱动海东及兰西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纵观兰西城市群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数字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发展道路,它的优与劣更加影响着整个城市群的后续动力。相信海东市在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中,定能走出一条独树一帜的绿色环保数据中心建设道路,真正成为兰西城市群相互通联的“纽带”。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