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海有只羊!”

洪玉杰

2021年01月08日09:25  来源:青海日报
 

觅食的藏系羊。青海日报记者 洪玉杰 摄

  “咩、咩、咩!”

  清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东香卡村的宁静被几十只藏系羊的叫声所打破。

  这群藏系羊的主人,是已经有着10余年养殖经验的安立全。按常理,数九寒冬,已经过了屠宰销售的“黄金期”,但从安立全的神色中看不到一丝焦虑,他娴熟地将羊群称重分类,然后核对订单,不时地拨通电话,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嘱咐对方一些注意事项。

  询问得知,这群藏系羊是通过“我在青海有只羊!”项目中养殖的。

  众所周知,畜牧业是海南州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海南州以绿为基,促进产业融合实现提质增效,抢抓数字机遇大力发展智慧畜牧业,向着实现“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的终极目标阔步前行。

  目前,已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23个,其中选择12个省级试点社和10个州级试点社开展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组织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高效养殖技术等,股份制改造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然而,长期形成的“靠山吃山”、以户为主的饲养模式,农畜产品的销售市场比较狭窄,产业链比较单一,产品销售量也较低等因素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

  为此,从拓宽青海藏羊的销售渠道出发,让养殖户稳定收入同时实现增收。2020年5月,借助江苏援建的力量,一支由苏青两省青年组成的创业团队打造的名为“我在青海有只羊”的项目应运而生。

  据海南州精准扶贫绿色产业发展园运营管理负责人杨添铭介绍,作为江苏省对口援建项目之一,“我在青海有只羊!”已经试运行线上平台,网友只需在线上平台支付定金500元,便可以在线上领养一只佩戴芯片的藏羊,佩戴的芯片可以实时监测羊的生长情况、健康状态和运动量。

  “网友的羊将由海南州的合作社代养半年,代养期满后,会有人将羊宰杀、包装,快递到领养者家中,最终按时价出售。超过代养期,领养者若想继续领养,需每月支付一定的代养费。”杨添铭说。

  以养殖户安立全为例,他现有160多只藏羊,在销售旺季,每只可以卖到1400到2000元不等,但是淡季羊卖不出去,每养一天就有一天的成本。但只要加入到“我在青海有只羊!”项目,这样的顾虑就不会有了。新的一年,安立全打算扩大规模,养300到400只羊,按照他的话说,那边什么时候“要”,他这边就什么时候“出”。

  “我在青海有只羊!”项目负责人阚逸龙告诉记者,目前已有900多只青海藏羊被南京市民预定。就在2个月前,“我在青海有只羊”连锁火锅第一家旗舰店在南京开始营业,后续3家火锅店加盟事项也正在洽谈中。

  南京市民不仅能品尝到从青海空运来的藏系羊肉,还能把牦牛肉、枸杞、虫草、黄蘑菇、酸奶等青海特产带回家。同时因“我在青海有只羊”项目,带动更多南京市民来青旅游,增加当地牧民群众经济收入。

  海南州扶贫开发局局长王学军告诉记者:“‘我在青海有只羊’项目虽然是拓展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的表现,但也是打通青海与江苏以及其他地区地域壁垒的有益探索,结合了产业扶贫,援建扶贫和消费扶贫,有利于实现产地和销地的有机衔接。”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