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宁静的天空下,琅琅读书声打破了高原冬日的沉寂。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高一(1)班的课堂上,15岁的尼玛才让正带领同学们朗读英语单词,声音洪亮,神情专注又自信……
“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让我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作为曾经差点辍学去打工的孩子,尼玛才让对现在的校园生活十分珍惜。
刚刚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的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是这里每一名师生共同的家。“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温暖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光发热,健康成长。”校长航前才让说。
近年来,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职务(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项目的重要衡量指标,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实践教育活动。在言传身教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激发,积极参与校园内各类志愿活动,主动融入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
一排排书架干净整洁、一本本名著琳琅满目,走在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的校园里,许多分设于教学楼、餐厅、宿舍的小书架随处可见——这是学校设立的“爱心诚信书架”。自助借阅、定期归还,自2014年设立以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学生定期组织志愿者回收旧书、整理归类,目前已达两万余册,完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让经典读物触手可及的同时,还培养了大家的良好阅读习惯;读书已成为校园生活离不开的部分。”扎西拉旦是爱心诚信书架的忠实“粉丝”,经常参与班级组织的读书活动。
学校在加强文化课的同时,还注重美育教学,开设了音乐、体育、书法等兴趣小组课。2020年,有24名音体美特长班学生达到普通院校相关专业本科分数线。
2016年起,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优秀教师组成阳光宣讲团,对新入学的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年级学生自发加入宣讲团,将学校生活、课堂知识与宣讲内容有机结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
“抓师德,争先创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德育,创新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两者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重要抓手。”航前才让说,教师将对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学生也积极成为学校的小主人,文明的力量正在校园里茁壮成长……
持续加强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根据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极端强降雨依然可能发生。为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省应急厅及时召开全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听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详细】
争取落实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投资6.6亿元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青海省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18项,总投资8.15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55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32亿元。这批项目的安排,将有力支…【详细】
百头野牦牛现身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日报记者 程宦宁、包利英摄 日前,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生态管护员涛西昂扎在杂日尕呐山巡护途中拍摄到了一个极为震撼、又特别罕见的场面:一个种群数量达二三百头的野牦牛群正在悠闲地吃草。 近年来,随着玉树州保护生态的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