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稳稳的幸福 昂首美美的向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与行”理论研讨会综述

2021年01月04日09:41  来源:青海日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去年12月18日青海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中共青海省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与行”理论研讨会上,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年轻理论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理论研讨、学术交流,形成诸多共识。

  一、青海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青海省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和关心青海工作,提出了“三个最大”、“四个扎扎实实”等一系列重大要求,为推动青海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青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以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为目标,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韧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深入推进“一优两高”,建设“五个示范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推动各项事业朝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全省人民期盼的方向前进,脱贫攻坚质量不断巩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一)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与会专家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以坚强的政治领导确保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更加稳固,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显著增强。深入实施法治青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全面从严治党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更加稳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青海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十三五”时期,青海省经济发展实现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升级。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65.95亿元,“十三五”前四年年均增长7.1%,高于全国年均增长水平0.6个百分点,“十三五”末全省经济总量有望迈上3000亿元台阶。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2012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8年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757元,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618元,比2015年提高6800元,“十三五”前四年年均增长9.4%。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青海省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实现了优化升级,恩格尔系数逐渐趋于合理,逐渐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不断增长,释放出较强的消费潜力。

  (三)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与会专家指出,青海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深入发掘研究河湟文化、黄河文化、昆仑文化等传统文化,总结提炼弘扬“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等时代精神,总结概括并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青海不同地区民族利用本地历史、农耕、民族民俗、宗教等文化资源积极举办年货大集、文艺展演、非遗展示、民俗体验、书画展览、果蔬采摘、美食推介、体育竞技、乡村旅游等文化惠民活动,全面展示青海省不同区域民俗、饮食、建筑、服饰、宗教等文化,青海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四)社会建设蹄疾步稳。与会专家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青海省民生保障显著改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积极补短板、惠民生,大力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多措并举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强化兜底医疗保险和救助保障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经过数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青海省已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通过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条件,扶持发展牦牛、青稞、光伏、藏雪茶、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提供基本民生保障、改善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实际用于脱贫攻坚的各类资金已达1069亿元。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与会专家指出,青海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在特色农牧业发展、清洁能源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重点发力,着力打造了柴达木、三江源、祁连山、环青海湖、河湟地区等五大生态板块,大力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青海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功经验

  (一)必须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重要指示,持之以恒抓落实;坚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同向发力、全面推进;坚持制度创新,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必须补短板、强弱项。有关专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青海作为全国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够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胜利在望,脱贫攻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减贫成效是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有针对性扶贫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了贫困地区和群众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拓展了消除贫困的渠道,增强了继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坚持问题导向与整改落实相结合,建立整改落实台账,深入分析了问题根源;坚持自力更生与其他省份支持相结合,加强贫困人员思想、观念、技能引导,提高了贫困群体自身综合素质;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相结合,并能因地制宜,尊重客观规律,取得了良好脱贫效果。

  (三)必须强化危机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会专家认为,在统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使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大家一致认为,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必须强根基、固根本。与会同志认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石。在青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必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类社会基层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潮干扰;提高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离,使基层党组织深深植根于社会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引导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来。

  三、建议及启示

  大家认为,尽管青海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加之国际国内发展大环境影响以及重大风险挑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难点和短板。如产业扶贫基础不扎实、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就业观念落后,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的现象仍然存在等。为巩固、提升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全省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理解并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增强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走上发展新征程。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与会专家建议:一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坚持共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二要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三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小城市和重点城镇建设,建立和完善“四区两带”城镇体系。四要促进产业融合,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即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飞地经济)引领,大力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推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就业带动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农村可持续发展产业,打造属于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不盲目生搬硬套,持续挖掘自然旅游项目。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推行“党建+”、“互联网+”等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龙头企业,助力特色产业走出青海、走向全国。五要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等绿色产业崛起的拉动作用,形成全省农牧民不断增收与经济发展、生态优先同步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强化科技产业支撑。六要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扎实推进稳企稳岗稳就业政策落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升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和层次。重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加强优秀文化建设方面。与会专家建议: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充分理解、厘定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直面时代转变的现实需求,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价值体系之中,培育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本位和民族精神,在古今融会中焕发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力、凝聚力。二要实施文化融合战略,走贯通中西的文化发展道路,拓展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增强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潜力,使中华文化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三要实施文化自主创新战略,从本区域、本民族文化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加大文化自主创新力度,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要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摒弃陈规陋习,不断提高青海省文化的生产力、创造力。通过基层党建引领,打造乡风文明建设“主心骨”。发展现代农牧业,实施清洁家园工程,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硬基础”;树立“文化润人”理念,优化乡风文明建设“软环境”;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新风尚”;做好贫困地区精神文化扶贫,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与会专家建议:一要建立各主体积极参与的可持续脱贫协调治理机制,让政府、农牧民、企业、社会组织形成可持续脱贫建设合力。二要建立健全农牧民多渠道就业增收机制、多要素收入分配机制、多维度激励培养机制、多层次健康保障机制,稳定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增强农牧民资产收益能力,提高农牧民发展竞争能力。三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重视社会组织在弥补社会治理短板中的结构优势、提供可持续专业服务中的动力优势和高效资源整合中的链接优势,发挥社区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单元的作用。四要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强化“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第一书记”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贴心人”,维护基层平安和睦的“稳压器”。要始终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选准建强村级班子,突出能力培养,打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并继续巩固落实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政策。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与会专家认为: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省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算好“绿色账”,全面评估生态资源状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工作重点,以“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利用谁付费”为原则,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发展中。二要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加大生态环境防治力度,探索建立“谁获益谁付费”的横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并加入市场调节机制,以补充政府补贴机制的不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效益最大化,并借以激发青海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三要优化生态功能区经济产业结构,充分挖掘青海省内旅游资源,做好整体旅游战略布局与规划,打造出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青海特色品牌优势的旅游景点。积极发展金融、物流、科研等现代化服务行业,加大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四要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提升执法能力,强化监管力度,保证公正司法。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科研处)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