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之地上的希望之种

郑思哲

2020年12月30日10:18  来源:青海日报
 

  海拔3100米,这是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上浪湾村的海拔高度。整座村庄的房屋沿着古朴的中轴道路排开,村庄道路洁净如新,偌大的广场上不时传来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

  这是上浪湾村新的起点,也孕育着上浪湾村新的希望。在这里,498位村民有安定的新居所,有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有强大的村集体经济做后盾。这里不再是曾经那个产业差、条件差、经济差的脑山村,如今的上浪湾村已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转身。

  村容村貌换新颜

  “上浪湾村一切的转变始于易地搬迁。”这是上浪湾村全体村民的共识。“当时村里的房子绝大多数是土木结构,墙是土墙,一到雨季不是屋漏了、房塌了,就是墙倒了。有的人家没办法,就在房梁、墙上打顶柱防倒塌,有的人家长期外出无人打理,房顶院子杂草长的比人还高,有的人家又脏又乱还占用村道建厕所、堆杂物,垃圾乱堆乱倒没人管,村民的精神面貌普遍都不好。”看着如今干净整洁、整齐划一的村落,上浪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万钧感慨道。

  过去,上浪湾村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供应仅能满足群众日常需求,村民出行难、用水不便、电压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原有贫困户26户82人,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18%,是县里出了名的贫困村。

  2016年,在县、乡政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上浪湾村实施了易地搬迁,就近集中安置了61户235人(贫困户17户64人),自主安置86户263人(贫困户6户21人)。并根据相关政策对集中安置精准户补助8万元,自主安置精准户补助10万元,一般户补助4.5万元。通过就近搬迁,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同年,扶贫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成4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300平方米景观广场,修建卫生厕所61个、人畜饮水管道1.6公里、建设输电线路1.4公里、村级硬化道路1.2公里、安装路灯81盏,并整合其他行业资金146.6万元,修建了168平方米党员活动室、254平方米村级综合服务中心、60平方米村卫生室,安装了健身器材,修筑了排水沟,配备了环保车、垃圾箱等环卫设施。2017年上浪湾村还新建了幼儿园和幸福大院,村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走进如今的上浪湾村,联排的灰墙红瓦新居十分显眼,道路两旁大红灯笼造型的路灯喜气洋洋。每一条村道口,都设置了埋入式垃圾桶,村道洁净如新,整个村庄犹如世外桃源,静逸祥和。“跟过去对比,真是天壤之别,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村民马福生的感慨,也正是全体村民乔迁新居之后最真切的感受。

  转变理念产业兴

  长期以来,受海拔高、日温差大、气候恶劣等自然和先天禀赋制约,上浪湾村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结构单一,青稞、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产量低,特色经济作物选择难、培育难、调整难。

  “以前种植的那点青稞、油菜勉强够家里的口粮,哪里有余粮往外卖。”上浪湾村村民张军说,而如今他不仅实现了脱贫,还成为村里的脱贫光荣户。

  张军的父亲因患病需要长期用药,母亲肢体三级残疾行动不便,爱人病逝前花了大量的医药费,使得张军一家的生活十分艰辛。但张军依然对生活充满期许,他主动找到驻村工作队表达了自己想发展养殖业的想法,并得到了驻村工作队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

  此后,张军借助扶贫贷款和补助资金,养了110只羊,通过育肥羊当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并获利2万元,这让他树立了通过发展牛羊育肥走脱贫致富路的信心。此后短短两年多时间,张军已通过养殖业快速实现了增收致富。

  “从山里搬出来后,考虑到这个安置点的搬迁户多,我们便将养殖产业作为整村推进项目,在全村成立了10个组开展联户养殖。”李万钧说。

  除发展养殖业,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还先后筹集4万元资金,带动贫困户种植约3.3公顷蕨麻,采挖后增收25万元。同时,为使人均5400元到户资金切实发挥作用,经过多方考察、大会讨论后,最终决定将全村建档立卡户共计48.06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用于发展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了48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一座。李万钧说,发电站的建成可使建档立卡户获得一份为期20年的稳定收益。2018年3月24日并网发电以来,发电站运行正常,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20.7万千瓦时,累计收益15.7万元。

  引入+培育 兴旺村集体

  虽然已进入冬季,但在上浪湾村野兔养殖基地里仍能感受到温润的气息。在野兔养殖基地务工的上浪湾村村民李玉琴在一个个笼子前驻足查看。“以前因为条件限制,没法外出务工,种植庄稼的收入又很少,家里很困难。现在不同了,不仅可以就近打工赚收入,还可以照顾到家。”

  上浪湾村原为湟源县村集体经济空白村,为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2018年,上浪湾村利用5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入股全县58个贫困村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2019年分红2万元。同时,与非贫困村福海村、巴燕峡村、扎汉村、莫合尔村、下浪湾村,贫困村石门尔村以及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办事处整合集体经济资金410万元,成立青海省泓燕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在上浪湾村建设牛羊养殖场按股分红,组团发展。“养殖场建成后已出栏320头(只)牛羊,实现集体经济创收23万余元。”李万钧说。

  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扶贫攻坚进程,上浪湾村还引进博泰藏野兔养殖有限公司,发展野兔养殖业,通过示范户带动、“公司+农户”方式增加建档立卡户家庭收入。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运行,吸收就业9户10人,带动3户开始试养殖。李万钧介绍说:“预计每年可出栏种兔500余只、商品兔3.36万只,提供种兔养殖劳务岗位20个,年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2万元。”

  在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上浪湾村还注重本土合作社的成长。目前,上浪湾村共有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牧场6个,为使本土合作社顺利成长,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办多起致富带头人培训,并为合作社在资金、项目手续的办理方面给予帮助。

  巴燕,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地方。如今,上浪湾村这颗埋藏在富饶土地上的希望之种正在摆脱贫困的束缚,快速成长……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