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勇代表:奋力建设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 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治州,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区。 2022年,玉树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一条主线、三项重点、三个突破”年度目标,扎实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
云游祁连山 共赴光影之约 人民网西宁1月13日电 (顾斐菲)1月13日,祁连山国家公园线上生态摄影展开幕仪式召开,此次摄影展共甄选出157幅作品入展,展出时间为期两个月,游客可通过微信扫码进入线上展馆,开启“一码参观”之旅。 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奇峰峻岭、冰川雪原、河湖映天,享有“中国湿岛 丝路屏障”的盛名。…
青海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绿氢制造基地 人民网西宁1月13日电 (杨启红)近日,青海省印发《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内容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发展思路与总体布局、重点任务、环境影响评价、保障措施六个部分,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及相关装备制造等领域,为今后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限为2022至2035年。 《规划》明确,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2022-2025年)为氢能产业培育期,中期(2026-2030年)为氢能产业成长期,远期(2031-2035年)为氢能产业壮大期。…
青海首次完成大天鹅等越冬水鸟同步调查 人民网西宁1月12日电 (甘海琼)近日,青海省启动并完成大天鹅等越冬水鸟的同步调查工作,以全面了解青海越冬水鸟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越冬水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青海越冬的大天鹅。…
高原“精灵”尽显都兰生态之美 猞猁、兔狲、岩羊、高原山鹑……近日,这些动物频频出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加乡红水川和沟里乡合支龙地区。这些动物们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更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旗舰级”指示物种,哪里生态环境好,它就在哪里栖息安家。…
国家公园建设,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近日,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方案指出,到2025年,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青海:珍稀野生动物在可鲁克湖-托素湖奔跑嬉戏 隆冬时节,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几十只浑身雪白,身姿靓丽的大天鹅翩翩起舞,时而引颈高歌,时而悠然戏水,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远处,成群的普氏原羚在草原上自由奔跑、觅食。可鲁克湖-托素湖水草丰美的自然环境给这些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家园。…
海西:“四个聚焦”推动清洁能源 产业发展释放链式效应 面对疫情防控和多种因素交织挑战,2022年以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四个聚焦”应对措施,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稳中求进,清洁能源生产和清洁能源消纳呈现“双轮驱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释放“链式”效应。截至目前,全州新能源产业装机总规模达到1207万千瓦,在建大基地项目750万千瓦,在建市场化项目11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