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猎野牦牛不法分子被判赔偿79万元 5月26日,记者从省检察院了解到,近日,由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两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丹某、果某、布某、索某等8名被告因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牦牛,分别被判四年六个月至十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共计79万余元、评估鉴定费用8.8万元,并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 2021年11月、2022年6月,丹某、果某、布某、索某等8人,先后在青海省可可西里查乌马地区非法猎捕、运输、出售和收购野牦牛幼崽共计20头,涉案经济价值高达1000万元。…
西宁进出口总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8% 5月25日,记者从“开局起步看西宁”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西宁市紧扣外贸产业培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外贸通道建设等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外贸增长、跨境电商产业培育走在全省前列。前四个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13.1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8%。…
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将“生态”贯穿全程 定于6月15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展览展示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中位于A馆的青海展区将分为四个部分,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区、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典型案例展区、生态产品展区、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 据了解,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区将运用动态影像、场景模型、VR体验等方式,设立“生态之窗”“国家公园之眼”,全面展示青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七个“新高地”方面的实践和成就。…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正式开馆 5月27日,青海省第一个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类科普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正式开馆。这是我国西部生态系统开放式场景体量最大的综合性科普展馆,在传播国家公园理念、传承生态文化基因、构建生态产品体系上具有重要意义。…
西宁努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5月25日,记者从“开局起步看西宁”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西宁市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狠抓成果转化普惠政策落实落地,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青藏高原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科技创新中心。 西宁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邢磊介绍,西宁市聚焦产业“四地”和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点的突破,一般项目面上带动,在锂电储能、光伏制造、特色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形成新优势,培育新动能。…
一季度西宁累计接待游客426.8万人次 5月25日,记者从“开局起步看西宁”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西宁市锚定建设国际一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目标,努力当好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一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26.8万人次,同比增长23.5%,恢复至2019年同期98.8%,实现旅游总收入41.7亿元。…